聽到女孩子入耳的催促,白亦從才終於回神過來。
剛剛的晃神不過是一瞬之間,卻讓他忍不住一再深想了下去,那些沒有定奪的秘密糾纏著,像是掩飾著尚且看不透徹的真實。
就比如,他和何盛有些前言不搭後語的對話,其中卻藏著極大的資訊量。得以窺見一瞬的邪神神女,到底是因為探索之中.出現了偏差,還是因為他們的聊天已經觸及到了最終的謎底,才讓樓蘭小公主以神女作為掩飾,強行中斷些什麼。
除此之外,還有最後悲劇的發生.......
如果這一切都是可以控制的,樓蘭公主的所作所為就很值得深思了。
他們為什麼要洗去白亦從的記憶,也不敢讓何盛跟他見面呢?
是不是其實正是為了掩飾什麼。
而除了這些捉摸不透的背後緣由,光是分析那些逐漸清晰的夢魘,以及好不容易回憶起來的話語,白亦從也忽然想透了很多事情。
何盛當年之所以選擇合作的原因已經很明顯了。阿岢正是何漫舟母親的名諱,那一句黑聖女也足以說明很多問題。最初何盛就對妻子的身份存疑,加入白亦從之後一路調查下去,至少當年他們曾經碰觸了問題的核心。
可是自己呢?
白亦從忍不住順著記憶追溯,當年自己到底是查到了什麼才不得不開始塢城之行,一路順著古謠的秘密深挖。這是藏在幕後的人佈下的誘餌,還是諸多細節之下的偶然發現。
或者更尖銳的,這是白家的內部問題嗎?
白亦從原本是想查父親與哥哥身上的意外,才死咬著遺王寶藏不放的。再去往深處想,爺爺當時把有關遺王寶藏的秘密告訴他,卻偏偏避開了白巖和白語秋這兩位長子長孫,是不是都從某個方面驗證,白家內部的問題,已經相當尖銳了呢?
這些事情暫時沒有明確的答案,可是白亦從卻知道,這是問題最關鍵的所在。能讓藏在幕後的人突然改變計劃,不得不做出應急處理,就足以證明很多事情了。
何盛的失蹤,白亦從的失憶。
表面上看是因為他們碰觸到了樓蘭古國的秘密,才不得不讓樓蘭小公主提前改變主意,造成最終悲劇的發生。但如果做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僅僅站在樓蘭公主的立場分析這些事情的發展程序,其實某些行為是並不合理的。
拋開諸多外在因素,從《山濤話古圖》被送到何盛手上的時候,那些暗湧翻騰的算計就已經開始了。或許是因為黑聖女的身份,也或許是因為白家藏著的秘密,最初正是樓蘭小公主引誘著他們查下去,固然有著試探的意味,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論其究竟,僅靠樓蘭小公主自己,是無法拿到“神女的戰衣”的。
後來,因為小公主還沒有做出萬全的準備,不能保證計劃的順利進行,不願讓白亦從和何盛打草驚蛇地驚動沉睡之中的神女,才提前終止了計劃。
但現在來看,樓蘭古國的秘密才在其次。
當時白亦從和何盛真正被碰觸的,是樓蘭小公主和藏在背後的人的秘密。
——背後的人。
想到這裡,白亦從的目光驟然銳利了起來。
僅僅用不想驚動神女來解釋一年前的意外,顯然是不夠合理的。但如果樓蘭小公主還有不得不合作的同伴,那位同伴或主動或被動地藏著一些秘密,小公主又不得不依賴著他,在緊要關頭毫無選擇餘地,只能選擇與他一同掩飾秘密,這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或者更簡單地來說,白亦從和何盛真正碰觸到的,是那個人的秘密。
白亦從秉持著絕對的冷靜,諸多破碎的記憶在他的腦海裡打破重組,快速拼湊出時間的脈絡,他將自己的分析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沒有錯過任何一點可能會被忽略的細節。於是那些被樓蘭小公主藏起來的,千方百計不想讓他想透的事情,也都變得分明瞭。
直到這個時候,白亦從才得出結論。
與樓蘭小公主合作的人,正是白家的人。
他是誰?
想要判斷出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不得不順著當時的對話往前推理。
意外是何時發生的,真正觸動到那個人的敏感神經的點到底在哪裡?白亦從仔細咀嚼著夢境之中斷續的談話,他和何盛更多的相處細節很難推斷,他也尚且想不起來,但是在山洞之中的那一番對話,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或許就是因為那一句——
“何教授,我一直懷疑當初將《山濤話古圖》送到你手上的人,跟白家有關。”
正是這樣靈光一現的疑問,才讓藏在背後的人慌了手腳。
因為不知道白亦從和何盛可以推斷到什麼程度,才不得不從根源上斷絕了讓他們探討的可能。驟然終止的對話在神祗驚醒時的怒火之中消散掉了,至於問題的答案,則全部藏在何盛沒有說透的言語裡,成為至今仍然懸而未決的謎團。
藏在背後的人不敢也不想讓何盛把話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