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廷話語權的喪失,人們開始發現獸人並沒有教廷宣傳的那麼邪惡和可怕,它們的惡魔血統雖然讓它們更加野性難馴,卻也讓它們擁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完全可以代替人類去完成那些高危工種。
為了讓獸人更加好用,社會上的思潮開始變化,不少國家開始了獸人解放運動和平權運動,給獸人爭取了更多的福祉和社會地位,開放家庭領養,可以去學校讀書,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人類和獸人的混讀學校。
那是歷史上獸人數量最多、地位最高的一段時間。
文學史上很多悲劇愛情故事,都是寫於那段時間。
去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日記》就是當時的一本小說二次翻拍的。
初次翻拍是在二十多年前,剛剛有彩色電影的時候。你在社群放映活動上看過初版。
劇情和當年的所有故事大同小異:
一個女孩愛上了隔壁鄰居家領養的獸人,他們曾經一起看書識字,在小小的向日葵田裡私定終身。但第二天鄰居家給獸人安排了相親,即刻啟程去遙遠的北方。
相親物件是遠方農場主家的獸人,因為鄰居家希望獸人將來在那個農場工作。
青蔥的愛情抵不過歲月流逝,女孩去了遙遠的城市,讀書,工作,生活,女孩慢慢老成了老奶奶。
有一天,老奶奶的孫女從奶奶的塵封的日記本里知道這件往事,決心要帶年邁的奶奶尋找這座農場。
女孩的小紅車開過綿長的田埂和無垠的荒野,她們四處尋訪,可是多年過去,北方的農場大片大片地荒廢,根本就荒無人煙,又到哪裡去找一個很普通的獸人。
突然,女孩看向了遙遠的前方。
觀眾們順著鏡頭看去,那裡是金色的。
年邁的老奶奶也扶住了車窗。
鏡頭拉遠。
所有人看見滿畫幅的金色。
那是一片金色的向日葵花海。它們是那麼奪目,那麼浩瀚,那麼無邊無際。
電影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
在銀幕漸黑的時候,畫外響起年輕的聲音。
“你喜歡什麼花?”
“向日葵。”女孩說。
“向日葵算什麼花?它們只能算蔬菜。”
“那我不管,我就喜歡向日葵。你看它開得那麼大,那麼燦爛,在哪裡都能看得見……就像你一樣。”
“那行,今年情人節我就拔一棵向日葵去你們學校門口等你。”
“哈哈哈哈哈哈那一定非常好認。我一眼就看到你了。”
他後來在廢棄的荒野裡種滿了向日葵,他害怕她回來的時候找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