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
“喝!”
時間一轉,又是一個半月過去了。
眼瞅著這都6月底了,李榮的新兵是招起來了。
十六歲的趙小刀打頭陣,連帶著500多個船工家裡的青壯來參加選拔,最終留下266人。
李榮將隊伍擴編到387人之後,立即進行了整編。
兩批軍械已經到位,除了拿給船幫的20支駁殼槍除外,李榮手上還有20支駁殼槍,40支花機關,外加24挺輕機槍。
第三次洽談,他用5000塊大洋,買來100支磨損後只剩六成新的大順1905式步槍,40支駁殼槍,子彈多些,一共補充了1萬5000發。
他直接下令,以12人為一個班,下設一個機槍小組,兩個步槍小組,配備1支花機關,兩支駁殼槍,1挺輕機槍,外加8支大順1905式步槍。
一個排下轄10個班,也就是120人。
三個排360人,剩下的27人,全都被李榮編入了自己的警衛班和通訊班。
通訊班10人,班長由徐承業出任。
警衛班17人,配備10支花機關,外加2挺輕機槍,其餘都是駁殼槍和步槍。
這樣一來,武器還有缺額。
他只能再用2000塊大洋購買8挺輕機槍來補上。
通訊班這邊,他求購的電臺也沒能得逞,北熊人庫可夫,只願意給四部電話和一臺轉換機,如果遇到戰時,靠著牽出來的電話線,也能保證幾公里內的電話通訊。
對於連排級作戰單位,倒也夠用了。
可怎麼看,李榮這個編制,都把守備連擴編成營了。
而且一口氣拿出5萬塊大洋之後,他又添了新的槍械,這小金庫,已經快要見底了。
晉西北鐵三角倒是美得不行。
排長的職務,連長的實權,這誰不滿意啊?
2個月打出去近2萬發子彈,手底下的兵也練出個殺氣和槍法了,這要是拉上戰場,鐵軍算不上,至少不是什麼烏合之眾了吧。
“連長,盧家那邊的船隊過來了,弄到了不少原材料,咱們的無煙火藥又能造了,如今復裝子彈作坊已經有300多人了,咱們的2萬發子彈要是能全部復裝出來,就算是容易卡殼,弄成訓練彈也可以節省很大一筆開支啊。”
“另外,咱們的動作也被東北軍高層發現了,他們想讓我們交易復裝子彈的技術,願意給我們調撥50箱木柄手榴彈,2萬發子彈。”
“再要一挺大順1905式重機槍。”
“是。”
復裝子彈不過是小道,等兵工廠建設起來了,佔幾個礦,就可以源源不斷自己生產槍械彈藥了。
督軍府既然注意到了,那李榮也可以賣他們一個面子。
“報告連長,碼頭上盧家的船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