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李榮聽說突厥人將邊境戒嚴之後,自己手底下的2個軍,只搞到了50多萬人口,這麼一來,邊疆省就有577萬左右的人口了。
雖然對於一個地域遼闊的大省而言,還是地廣人稀,不過一下子分成三批接收227萬的突厥人,還是蠻不錯滴。
這些人之中,最少能挑選出一半以上的人手參加放牧和農耕,甚至可以徵召20萬人以上,投入大西北的道路建設。
李榮準備將買賣糧食搞到手的1.3億現大洋,還有老皇帝給的金銀珠寶裡面剩下的1億大洋,全部投入鐵路建設,高原鐵路建設的造價就算是其他地方的10倍,那也就每公里20萬現大洋,湊個1150公里的錢。
再讓張萬和統計了一下此次征戰西北,繳獲西北三卓的金銀珠寶,加起來總價值在9700多萬現大洋,他猶豫了一下,下令將那些地主老財都給抄了家。
等到1月17日,協議內容被李孝梁帶回草原之都的時候,李榮已經得到張大彪和索智義的彙報,他們一共抄家127戶,處決2766名為非作歹,為富不仁的地主老財,將差不多3萬4000多人,發配到礦場做免費勞役。
抄家現大洋都搞到3100多萬,金銀珠寶更是數之不盡,如果全部拿出去售賣,最少能搞到2億大洋左右。
最誇張的是糧食了,差不多150萬石的糧食,一石可就是120斤啊。
180億斤,那也就是900萬噸的糧食。
一口氣接收西北三省,邊疆省577萬人口,綠湖省126萬人口,河西省536萬人口,加起來1236萬人口,最少有二分之一,還處於貧困吃不飽的階段。
李榮想要扶持他們,就只有先給救濟糧,再給一些糧種。
派遣建設兵團和農業專家,指導他們開墾新田,集中放牧,先把技術和信心樹立起來之後,再脫貧致富。
不得不說,分田分牧場這一招的確是很高。
到2月份的時候,李榮已經收攏了西北不少民心。
他也對外公佈了此次和北熊人簽訂的《巴爾湖協議》。
內容如下:
1、北熊交還大順帝國割讓的51萬平方公里,121萬總人口的外西北地區;
2、北疆軍將撤回大順境內,並且交出手上12萬戰俘和所有將校;
3、雙方在邊疆省、草原省、元滿城開啟互市,北熊願意在2年之內,以2億熊幣的價格,購買18億斤大米,80億斤小麥;
4、雙方停戰協議簽訂之後,所有邊境城市駐兵不得超過一個團的規模,並且在20年之內,不得爆發大規模的衝突。
……
這一則訊息傳遍大江南北之後,頓時引起了一片歡騰。
華南日報:【李大帥收復外西北之偉大壯舉,乃是我大順之光,中原民族之幸事。】
京師報社:【3萬破18萬,楚雲飛打出了大順近代百年以來,對外作戰最大輝煌戰果,他的功勞不應該忘記。】
齊魯報社:【大順三百多年基業,終於等來了一位收復故土,揚我國威的名將,朝廷當為他正名。】
……
2月2日,新皇下詔。
命李榮組建西北邊防軍,出任西北軍總司令,大順帝國陸軍大元帥,領太子太傅。
張君望如今已經是太子太師了,李榮加一個頭銜也沒啥。
“什麼狗屁西北軍大元帥,好好地收復失地,這可是小皇帝上位以來第一樁大功績,他竟然連半個鋼鏰都沒賞賜,葛龍翰這一次還真是夠摳門的。”
李榮在收到訊息之後,忍不住吐槽了一番葛龍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