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事,無需多提。”燕趙歌拱了拱手:“今日要借重前輩一番了,還請多關照。”
說罷,他身形化作一條流光飛起。
光輝表面,明暗交錯,最後化為非明非暗,朦朦朧朧的光華。
“聽聞幽明聖教,破舊立新,觸控無極之密,今日親眼所見,果然別樹一幟。”熒惑戟伸出手掌,托起燕趙歌所化的幽明光華,重重火焰,將之包裹起來。
然後,他便化作一道火光,向著遠方虛空飛去。
燕趙歌心神沉浸在幽明十二法玄功之中,靈臺澄澈,分外敏銳。
熒惑戟並沒有遮掩他感知的意思,所以在熒惑戟幫助下,燕趙歌能不受影響,接收來自外界的資訊。
就見熒惑戟沿途躲開一些仙庭武者的注意力後,停下腳步。
赤紅火光熄滅,宇宙重歸黑暗。
熒惑戟也收斂自身聲息,隱藏行蹤。
雖然不善此道,但作為一件無漏仙兵,真要一心藏匿,除非是推開仙門的強者,否則也很難發現他的蹤跡。
時間靜靜流逝,燕趙歌和熒惑戟都沒有出聲,也沒有多做交流,只是耐心等待。
不知過了多久,另一邊的虛空中,突然又一道金色光華閃過。
到了近處,燕趙歌可以看到,金光裡有一個人影。
那是一個看上去五十歲許的道人,身著紅袍,袍服上陰陽二氣的圖紋交織。
道人面如重棗,三尺長髯,相貌威嚴,目光逼人。
他的雙眼,就彷彿中天懸鏡,照徹世人,威嚴井然,似乎能一下看到人心底,令人心中善惡念頭,光明陰暗,都無所遁形。
其人畫像,燕趙歌早已見過,此刻一眼便能認出其身份。
如今界上界五帝之一,崑崙山雙心峰紫陽洞之主,燭陽大帝,又稱陽帝。
傳聞中,他是發掘重現,並繼承昔年大破滅前玉清嫡傳清虛道德真君一脈傳承的道統。
清虛道德真君傳說中的洞府道場,便是青峰山紫陽洞。
是以陽帝得道登仙,在崑崙山雙心峰開闢道場時,便也用了紫陽洞的名號。
陽帝神情肅然端正,目不斜視,自遠方虛空而來。
他頭頂上方,一面明鏡高懸,發出明亮鏡光,照耀四方。
鏡中倒影,隱約現出一盞燈火的模樣,輕輕搖晃。
陽帝徑自從燕趙歌與熒惑戟藏身之地旁邊經過,腳步沒有絲毫放緩,也沒有任何停留。
但熒惑戟已經趁此機會,化作一溜火光,飛入鏡子裡,與那鏡中燭火合為一體。
燈火晃動更加猛烈,閃了一閃,然後又恢復原先模樣。
然後,這鏡中燈化作流光,消失不見,被收了起來。
陽帝若無其事,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現,徑自向前行去。
不過,熒惑戟耳邊已經響起聲音:“委屈道兄,暫時蝸居於貧道的燈火中。”
“要避過外道邪魔耳目,這不算什麼。”熒惑戟答道:“該是吾感謝燭陽子道友出手相助,擔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