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碧遊天,相較於離開的南極長生大帝一派人物,界上界同仙庭的關係較為和緩。
但雙方始終不是一路。
暗中的刺探與試探,從來不曾少過。
錦繡大帝傅雲馳當年的事情,便是一個較為突出的例子。
只是,這一切都在暗地裡進行。
除了當事者,往往都不為人所知。
“雖然傅錦繡竟然一分為二,也出乎楊某預料……”說到這裡,隱皇微笑著看了燕趙歌一眼。
燕趙歌面色坦然,神情不見絲毫變化。
事情是在隱皇閉關期間發生,但閉關不意味著完全與外界斷絕聲息,所以隱皇事後知情,燕趙歌也不感到意外。
更何況,這事情,大部分本就在隱皇預料內,根源乃是他一手促成。
“不過,就算一分為二,也無需擔心。”隱皇笑吟吟的說道:“經此一劫,傅錦繡反而可能免除後患。”
“至於他們有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亦無需擔心。”
隱皇看向燕趙歌:“走無情道那個如何進步,不用多講,至於走有情道的那個,我也已經準備好了方案。”
“畢竟,當初讓傅錦繡誕下第二女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去哪裡尋太易之拳與太易華雲,無情道之路反而沒有進步希望,所以我為他根除隱患之後的後續道路,是按有情道準備。”
燕趙歌眯了眯眼睛:“隱皇陛下,真是思慮周詳。”
“如陳道友所言,雖然太清、玉清有別,但大家都是三清正宗,又不是同上清那般志不同道不合,楊某自然不想傅錦繡這樣的人才損失。”隱皇微笑著說道。
燕趙歌呵呵一笑。
不是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不想損失。
反過來其實也等於是說,如果是志不同道不合,那自然也沒什麼可愛惜的。
楚黎黎去碧遊天避難,是誰暗中的手筆,如今簡直不用多猜。
隱皇上下打量燕趙歌,半晌之後方才說道:“平心而論,相較於傅錦繡而言,我更惋惜你。”
“謝過隱皇陛下厚愛。”燕趙歌看著對方面孔,不鹹不淡的答道。
隱皇帶著幾分好奇的說道:“陳道友脫困,最終結果卻似乎有些出乎我的預料,莫非是你的手筆?”
燕趙歌言道:“非我個人所能辦到,只是恰逢其會,盡一份力。”
“楚小友不獨自承擔魔痕,陳道友是高興了,但他另一位高徒謝小友,怕是要失望不已。”隱皇看著燕趙歌笑道:“以你和廣乘山目前在界上界的處境,最有利的做法,其實是什麼都不做才對吧?”
不作為,和出手阻攔或相助,是兩回事。
燕趙歌什麼都不做,並不會得罪辰皇。
沒人能要求另一個人是萬能的,可以創造一切奇蹟。
辰皇的為人,不可能如此奢求燕趙歌,更不會因為燕趙歌的“無能”而遷怒於他。
燕趙歌不作為,則女帝的計劃成功。
碧遊天有可能因此而起風浪,最壞的結果,是閉關中的玄皇與藤皇因此被迫提前出關。
但兩皇並存,楚黎黎當場入魔,也只有伏誅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