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暫時放緩木衛二的登陸計劃!利用建成的模擬震盪組捕撈小行星!有序劇烈的震盪會改變小行星的運動軌跡,以至於脫離原有軌跡。透過矯正,讓它與鸞鳥插肩而過。這樣實現簡單有效的捕撈!就像捕撈一顆衛星一樣簡單!”
李寅嘆口氣,似乎受到不小的打擊。
“你也不要氣餒!一棵小小的樹苗要仰望宇宙本身就是莫大的勇氣!我們就是那顆小小的樹苗!”
“好吧!”
“有沒有探測分析出近月軌道上那些小行星由稀有礦物質組成!”
“我這裡有一份詳細的資料,等會兒發給你!”
“有沒有富含鋯石的碎片小行星!”
“我看一下!最接近日面的是位於9800公里外的扇貝9501。”
“那就是它吧!實現起來有什麼困難嗎?”
“有困難!它是被夾在兩顆較大體積行星碎片的中間!”
“先震盪試試!有捕撈的機會就捕撈!”
補充一個知識點:捕撈,不是打魚的意思。而是把小行星拉入與航母同頻的軌跡!從而實現跨行星開採!
第一次太陽小行星碎片實現近月捕撈最終被定了下來!
“全球觀眾朋友們:這裡是華夏國際衛視的直播現場。我是主持人張津瑜。
位於火星基地的與鸞鳥與月表基地將合作實現一顆碎片小行星的捕撈!史無前例!夢幻泡影般的想象力!
首先讓我們把畫面切到火星基地。”
“火星基地!向你報道!我是鸞鳥指揮中心承影。位於基地1800平方公里的這9000萬個震盪器將透過頻率與動量的調控參與第一次的星軌摩擦!時間還有一分鐘!”
“鸞鳥!向你問好!我是鸞鳥指揮者!10萬個同頻共振裝置將起到軌跡矯正作用!”
“月表基地!向你問好!我是鸞鳥指揮中心月影!位於月表這一億個同頻震盪器將起到捕撈作用!牽引小行星一步步步入地月軌道!”
“鸞鳥指揮中心!倒計時開始。
,30
29
28
27
……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