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最先關於“拾荒老人”的影片,是由一名UP主以“撲街作者淪落街頭,與拾荒老人垃圾場過夜”為標題釋出的。
大多數前往B站圍觀的都是一些準備看熱鬧去的讀者。
可是當拾荒老人出現之時,眾人立刻都被他吸引住了。
也不怪水友被一個老頭吸了睛。
就像是一個萌新剛剛進入遊戲世界,便遇到了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兵。或者是剛剛進入新手村,就遇到了一個身世神秘的新手村村長,亦或者是一個穿越掛壁,剛剛在家族大比之中被判定為廢柴,忽然戒指裡跳出個老爺爺一樣。
在垃圾場那樣的環境中,一個撿破爛兒為生,偏偏學富五車深讀過《瓦爾登湖》,還會吹簫的老人,實在是太有神秘感了!
自打兩個拾荒老人的影片釋出之後,水友們就開始激烈的討論起了拾荒老人的事情。並作出了種種猜測;
有的推測老人是什麼老師,退休之後無所事事就去撿垃圾。有的推測老人是家中兒女不孝,無可奈何才淪落街頭。有的則是篤定老人就是個行為藝術大師,為了環保和推行垃圾回收才身體力行踏上流浪的旅程。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對拾荒老人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認為就是在作秀。保不齊什麼時候就來一波流量變現。
這部分人的理由也很充分——這麼一個滿肚子博學的老人,隨便乾點什麼不能養活自己?怎麼可能淪落到拾荒過活的地步?
但是,隨著UP釋出了拾荒老人的宣告之後,大半的猜測都被攻破了。
看到宣告中“就是一個普通的老人”“目前確實以拾荒過活”“不需要任何人的資助,也不希望被打擾”等關鍵詞,許許多多的水友徹底被這種豁達征服了!
隨著宣告的釋出,B站裡關於“拾荒大師”的熱度有增無減,甚至一些UP將原影片剪輯再創作。一些鬼畜區的大能甚至將拾荒老人篝火旁講梭羅的那段影片做成了鬼畜,搞出了一個“虛度時光麼?想睡嫩模麼?你快樂麼?”的靈魂三連問。
對於B站這部分小青年們的熱議,李世信沒在意。
只是見自己的宣告發布之後,又割韭菜一樣的獲得了三萬多的喝彩值,趁著夜裡又將系統中全部的七萬多點數投入到了減齡選項之中,成功減齡七十六天。
減齡過後,李世信這兩天因為走路過多而產生的身體痠痛算是有所改善。
接下來的幾天之中,除了跟李二春一起四處收垃圾之外,次數隨緣,時間更是隨緣的錄了幾個影片。
為了能夠更好的割水友這一波韭菜,李世信雖然更新隨緣,但是在內容上卻沒有含糊。
在用李二春的手機觀看了水友們的評論,察覺到大家似乎都對“當代年輕人的焦慮”反響很大之後,趁著白天撿破爛的時間,特地組織了一下材料,繼續隨緣更新了,兩個關於目前社會上“販賣焦慮”這個現象的內容影片。
......
“我聽說有很多小友們在說自己過的很不如意很不快樂。可是你們想過沒有,為啥不如意不快樂?”
“我這兩天用李二春的手機看了些他經常關注的內容,哎呦,亂的很。什麼月薪十萬是怎樣的體驗?北上廣買了房子是種怎樣的體驗?女朋友顏值80分以上是種怎樣的體驗?這樣的內容,以後你們不要多看。要知道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這樣的東西看多了你自然就會產生‘別人都這麼優秀,為啥我這麼無能’的想法。你自然就焦慮。”
“這些焦慮,只是我們尚滿足的慾望與別人境遇對比後而滋生出的情緒。”
“但是有人比你混得好很正常,畢竟每個人的起點和機遇都不一樣。可恨的是一些人啊,故意樹立起一個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標杆,打擊那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並用頂層人最高標準告訴所有人,應該怎麼做。”
“就比如一些個所謂知乎大V,說什麼想成為職場精英你要懂得這些細節啊。什麼年薪過百萬,你應該具備這些素質啊。說的亂七八糟一大堆,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是以偏概全,然後他們做什麼呢?以傳授知識為名頭,賣LIVE,賣課程。”
“像你們這些涉世不深,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沒完全形成的年輕人,資訊處理能力是不足的很容易就上這種當。”
“這就好比啥呢?就像我們這些老人家一樣,被各式各樣的保健品直銷所綁架。說你指甲發白是心臟病先兆,怎麼怎麼嚴重。最後再賣給你啥健心丸。本質上這些焦慮營銷和賣藥的沒啥區別,都是讓你產生我不健康,我不夠強的情緒,然後利用這種情緒再賣給你東西。”
“那怎麼擺脫這種騙局呢?其實很簡單,再看到這樣的東西時,你只要記住兩句話就好了。哪兩句話?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你怎麼優秀是你的事情,跟我沒關係。我怎麼樣是我自己的生活,你管不著。有這種心態,你就不會繼續焦慮。而且記住,你最要攀比的物件不是那些年薪百萬有房有車的人,而是你們自己。你今天比昨天做得好,就是進步。你今年比去年優秀,這就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