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十萬能被傅介子從張掖郡的流放犯人裡挑中,自有其本領,在西域也敢打敢拼。
但與韓敢當不拿武器手搏時,仍在二十個回合後被老韓放倒在地。
“若是持兵刃,你不一定打得過我!”
老孫起身後有些不服氣,他平日裡使的是戈,盧九舌則在任弘耳邊多嘴:“是因為孫十萬在隴西老家務農多年,天天掄鋤頭,使戈也跟種地差不多,故而精通……”
韓敢當卻大笑道:“若是用上兵器,你倒得更快!”
傅介子讓河倉城的候長尋些未開刃的兵器來,孫十萬持長戈與戰,雙方你來我往十多個回合,孫十萬便被韓敢當一個鉤鑲勾住了戈,鈍劍架在他脖子上。
這下孫十萬沒話說了,悻悻而退,向傅介子請罪。
傅介子不以為忤,看向韓敢當:
“你在軍中學過技擊之術?”
韓敢當道:“敢告傅公,我年輕時在長安為正卒,恰逢衛太子起兵,上吏附從,吾等便稀裡糊塗地成了叛軍,後來孝武皇帝下令,吏士非出於本心,而是被衛太子挾持逼迫的,皆徙至敦煌郡……”
傅介子撫須:“都是被巫蠱牽連啊,難怪汝與任弘合得來。”
韓敢當抬頭,眼裡帶著挑釁:“在邊塞磨礪過後,刀劍反而更厲了,敢問傅公麾下,還有壯士願意來指點我麼?”
眾人有些惱火了,但孫十萬都輸了,他們真能打得過韓敢當麼?
“傅公,不妨讓我來試試?”
卻是會稽人鄭吉站了出來。
雖說這年頭江東仍是中原人眼裡的煙瘴之地,民風彪悍勇猛,跟小橋流水人家一毛錢關係沒有,會稽人經常和大山裡的越人部族幹仗,荊楚奇材勇士也是步卒的好兵種,在漢匈戰爭裡屢立戰功。但相比於人高馬大的北方人,從小飯稻羹魚的鄭吉真的太過嬌小了……
他身高不過六尺半,對上足足八尺的韓敢當,怎麼看都覺得是小貓搏虎。
但鄭吉卻連兵器都不拿,只取了兩根短短的木棍,身子側著面向韓敢當,笑道:“我平日慣用短劍匕首,未開刃的實在找不到,開刃的話,又怕傷了韓兄,不如便以此代替罷,看誰先觸到要害,便算誰贏,何如?”
韓敢當一聽惱火了,只覺得這小矮子猖狂,瞧不起自己,便將鉤鑲一扔,只剩下一把鈍劍:“我也不佔你便宜!”
說著便一橫劍,怒氣衝衝地朝鄭吉衝過去,但他每一下憤怒的刺殺,都被鄭吉靈巧地躲開。
雖是佔了身形嬌小的優勢,平衡卻極好,幾次任弘以為他躲避的角度好像要摔倒了,卻都堪堪站起,連滾帶爬避開了韓敢當的攻擊。
“別跑!”韓敢當刺了幾下都沒中,有些煩躁了。
在單純避讓了幾回合後,鄭吉卻猛地一抬手,手裡一根木棍就朝韓敢當面門上擲去!
他時機角度選得刁鑽,偏頭躲是來不及了,韓敢當想起“先碰到要害便輸”,連忙一揮鈍劍,將那木棍擋下來。
豈料鄭吉已乘著這當口,飛速繞了過去,一個滑步到了韓敢當側後方,行動敏捷,出其不意。
等老韓再度舉起鈍劍要刺向他時,鄭吉手裡另一根木棍,已經向上疾刺,牢牢頂在韓敢當腰眼上。
“韓兄,你死了。”
鄭吉笑著如是說。
“好!”
傅介子手下的吏士們爆發歡呼,可算有人替他們打打這韓敢當的氣焰了,任弘則暗道這鄭吉速度好快,投擲也準,在兩軍相爭的戰場上可能用處不大,但在小規模的衝突裡,卻能殺人於無形啊,這趟出使,有的是他發揮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