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谷,一片鳥語花香,櫻花繚亂。
正在一方蒲團上打坐的黛玉林驟然睜眼,眼神一凝,手中拂塵掃蕩而出。
“呼”一陣清風掃過,同樣的信封赫然出現在黛玉林手中。
“嗤啦”信封拆解,黛玉林看著信中內容,瓊眉不禁微微皺起。
妙音谷,自古妙音谷便有三仙師一聖女聞名江湖。
仙師乃為妙音谷太上長老,而聖女自然是妙音谷谷主了。
黛玉林身為妙音谷谷主當日看過信封后便凝重的在谷內召開會議。
聖女出行唯有三仙師共同裁決方能透過。
黛玉林好說歹說遊走三大仙師之間,最終成功的透過了裁決,不日便動身前往天聖劍宗。
殊不知會議結束,黛玉林離去後三名仙師皆是露出一道詭異的笑容。
天地堂,乃是眾草莽武修匯聚,又名聚義堂,簡而言之便是聚集八方好漢的勢力,有野修,有江湖孤人,天地堂的規矩便是義字當頭,不懼天地,放逐自身,其堂內弟子皆為放縱本性之人。
有燒殺劫掠,有替天行道各色各樣的武者匯聚,在江湖上可謂是亦正亦邪的存在。
其堂內名震江湖之高手也有很多,如俠山蜀道刑,胸懷俠氣沖天如山起,乃為武劍雙修之人,曾一人獨闖武道口領教七重震武塔,一路直上武塔之巔震驚武道口上下,更是曾向其鑄劍山求劍,求劍方式特別,登山豪言領教鑄劍山之主塵無鋒,一劍之約,而後塵無鋒敗之,得其親鑄一劍。
此乃他武道劍道之造詣令江湖武者們莫不是敬畏,而真正讓天下英雄敬重之處乃是昔日帝釋天初得法寶赦鬼蟠,現身大羅天祭出漫天鬼魂欲要屠殺整座城。
後來便是蜀道刑挺身而出,轉戰帝釋天千里,激起群雄憤慨,最終在慕青衣的見證下逼著帝釋天定下不出莽荒山脈之約化解了屠城的大難。
而天地堂除了俠山蜀道刑這等俠氣人物外自然還有魔性邪氣之人。
如邪刀魔吞佛,乃是一名野修出身,孤傲邪氣,喜怒無常,百年前,他偶然得知一鑄刀術,屠殺九百九十九人以其血肉熔爐鑄刀。
此法逆天遭天道譴罰,修為一落千丈,正當世人以為他受天道正法之時此人再行逆天之舉,竟是斬殺了九十九名世外高僧以其鮮血熔爐鑄刀增壓其罪罰。
因此,當世兵器譜刀榜第一的曠世邪刀出世,此人修為一日扶搖直上,自封吞佛名號,因遭整個中原追殺隱世。
正當世人以為他將就此銷聲匿跡之時,魔教染中原,各地魔頭施虐,就在其昔日魔教九大長老之一的魔頭狂刀殺至無相寺之時吞佛再度出世,一人一刀獨挑魔頭狂刀。
當日刀氣縱橫三萬裡,最後狂刀慘敗逃遁,無相寺上下千名僧人得以生還。
吞佛一戰聞名,義功代過洗清鑄刀罪孽,那日他戰勝狂刀後盤地而坐眼神恍惚,看著置放膝上邪刀喃喃著斬魔,而後至那日起吞佛再改名號魔吞佛。
以魔為始,以佛為由,以魔為終,故名魔吞佛。
後來魔吞佛遊蕩江湖,最終加入天地堂,與俠山蜀道刑成為天地堂雙傑。
如今魔教入侵中原,江湖動盪,各方勢力各自內部也是隨之發生了莫大的變化,當下天地堂內部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當下天地堂之內便劃分出了兩派,一派正,一派邪兩者。
一者乃是以俠山蜀道刑為首的正派,主張亂世中挺身而出,對抗魔教,不該讓魔氛渲染整個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