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殲11B,雖然外形極具迷惑性。
沈霍伊廠用四代機的很多技術搞了一架殲11D,實際上連殲11D這個編號都是網友取的,那只是一架技術驗證機,是殲11深度改進計劃取消之後沈霍伊廠用來驗證新技術的。
李戰是見過那架殲11D的,而且知道很多詳細情況。非要打個比方的話,殲11D就是國產版本的Su35,是針對殲11的深度改良版。
可以肯定的是眼前這架有著殲11一樣外形的戰機不是殲11D。
李戰突然靈光一閃,驚訝地說道,“該不會是原版的蘇兩七吧?”
以前整機引進的那批Su27已經陸續退役報廢了,大量的殲10和殲11B補充進來替換掉了那些老傢伙,以至於猛地看到原版Su27SK,李戰居然認不出來了,還以為是什麼新型號呢。
於成林笑著豎起大拇指說,“好眼力!”
李戰費解了,“二師的蘇兩七不是都移交給兄弟部隊了嗎?鷹隼旅當時接收了十二架。”
“是這樣的。”於成林解釋道,“這架蘇兩七之前一直在廠家那裡做試驗改裝,上個月才轉場回來。”
李戰注意到這架只有戰術編號卻沒有編制序號,八成是用來試驗的,因此沒多問。
於成林卻是介紹道,“準備試驗一些電子作戰戰術,用老飛機進行改裝能省不少錢。”
“是好辦法。”李戰說,“我從二師帶走的洞三拐殲七現在還在用,前前後後做了四次大的改進,過段時間轉場到成洛馬廠繼續用。”
於成林哈哈大笑,“那個飛機還挺耐用啊,我記得遇到過不少險情,沒想到大災大難都扛過來了。”
“是啊,意義重大啊。我都想好了,等她退役了找個好地方給存起來,不能簡單的報廢回爐。”李戰說。
於成林說,“恐怕你決定不了,沒準上面會把她放到軍博去。”
“那更好了,不過估計沒那個資格啊。”李戰笑著說。
軍博可不是什麼裝備都能進的,一定要在發展史上有重大意義的裝備,畢竟裡面已經陳列了殲7。
李戰想到一個事情,說,“是了,蘇三五的合同敲定了,接下來就是等交付,很有可能裝備二師。”
“哦?這是好訊息。”於成林眼睛亮了亮。
二師對側衛系列戰機很有感情,側衛系列戰機的使用經驗也是最豐富的,另一支同樣情況的部隊是三百師。和三百師比起來二師佔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因為要負責整個南海的空防,所以二師比三百師更需要大航程戰機。因此幾年後交付的Su35肯定是會全部裝備給二師。
在老部隊轉了一圈後,在用午餐的時候,於成林說,“下午有飛行,你要不要飛幾圈?”
“方便嗎?”李戰馬上來了興致。
於成林笑著說,“當然方便,太方便了。順便給我們的新飛行員指點指點。怎麼樣,飛殲十還是殲十一?”
“殲十吧,沒很多機會開這個飛機,早都想好好地飛幾下子了。”李戰說。
於成林滿口答應下來,“沒問題,吃完飯先去招待所休息,下午我接你去外場。我給你安排幾個實彈射擊,你還沒開殲十打過實彈吧?”
“沒有,這塊是我的短板。”李戰點頭說。
殲7、殲8、殲11、Su27Sk、殲16、殲15、殲轟7,部隊裡幾乎所有的戰機他都飛過而且都打過實彈射擊,唯獨沒有駕駛主力戰機之一殲10真槍實彈地打上幾炮。
“正好把短板補上。這幾天部隊都在搞實彈射擊訓練,能得到你的指點不容易啊。”於成林笑著說。
李戰是個寶,大家都搶著要。
打擊西太海盜行動之後,李戰的實戰經驗是水漲船高,哪個部隊都希望能夠得到這員猛將的指點,可惜大多數部隊都找不到機會。二師近水樓臺先得月,又是李戰的老部隊。於成林不可能不抓住這次難得機會。
李戰的殲10飛行時間是少了一些,一般來說具體到某種機型,想要達到教員級別的水準是需要大量的指定機型飛行小時的,問題在於李戰不是一般人,一款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戰機只需要一兩次飛行就能完全掌握,陣風戰機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所以於成林非常非常的放心。
他需要李戰從具體作戰動作進行指導,而不是僅限於空戰戰術,這就需要實打實的進行飛行施教了。
午飯後李戰到四團去看了看,和四團的飛行員們簡單的搞了個座談。再一次回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李戰感慨萬千,營房還是那個營房,地方還是那個地方,可是人已經不是原來的人,飛機也不再是原來的飛機。
如果四團已經是全殲10團了,二師的殲10都在這個團,其餘兩個團全部裝備殲11A和殲11B,而殲11A數量很少,正在按照計劃用殲11B來替代,換下去移交給二線的兄弟部隊。
原來的老團長唐國正早在一年前就調到了東北那邊去,高升當了師長。在王牌部隊工作的好處這就體現了出來,調走的普遍都高升,二師就是名副其實的將領種子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