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然就明白了。
自己鑽牛角尖了。
因果魔法陣中所用的節點,只是基本的組成份子。
就像一個純粹圓形的鋼球,它每一個鐵分子,都是組成這個圓球的基礎,也只是基礎。
每一個鐵分子,和其它鐵分子都一樣,沒有高等大小之分,也沒有作用輕重之分。
你無論從鋼球的那個面,那個點接上電源,都能導電的道理一樣。
如果這個想法是正確的,那麼這個圓形魔法陣,在‘物質轉化’法術中的,佔的技術含量就不高了。
羅蘭立刻嚮導師告辭,返回到自己的宿舍中,進行了新的魔法試驗。
他將‘因果魔法陣’倒轉了一下,重新契約到原本的法術模型中,再使用了魔法。
果然……物質轉化魔法依然能啟動,而且和之前相比,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這就印證了羅蘭所想……之前羅蘭覺得魔法陣中,那些一節點兩用,三用的效果……其實都是多餘的,它們主要的目的,只是為了連通因果魔法陣而已,至於有其它的效果,那只是因果魔法陣不穩定性產生的額外副作用罷了。
自己之前算不算是白崇拜了魔鄧肯一波?
還以為魔鄧肯為了精簡法術模型,特別精心佈局了整個法術模型的節點盤。
結果……
果然,越是沒有文化,就越是容易崇拜大佬,甚至主動給對方‘濾鏡美顏’。
再次將‘因果魔法陣’單獨取出來,羅蘭思考著,既然這玩意是碎片,那麼自己隨便在他的內部或者外圍新增些節點,會不會產生別的魔法效果?
說做就做。
羅蘭一很小心,只是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的新增,因果魔法陣也確實能接上這些節點,但並沒有額外的效果。
羅蘭便認為只加一個節點,可能是效果太小,看不出來。
別開始新增更多的節點,進行連通。
一開始是五點,然後十個,二十個,三十個。
慢慢加上去。
起初因果魔法陣都沒有什麼異樣,和之前一樣只想到轉化金屬的效果。
但在隨意接入一百個不同方位的節點後,再使用魔法,這因果魔法陣就不‘幹’了,它震動了一下,直接將那一百多個節點全部震飛,並且產生了一次小小的魔力爆炸,把羅蘭的臉都炸花了。
好在威力不大,傷不了人。
看來亂加是不行的,那麼進行‘切割’呢?
羅蘭按照這個果因魔法陣的節點圖,從一邊開始,按照這魔法陣的節點圖,一小塊一小塊地複製。
然後將複製出來的‘碎塊’放入到‘物品轉化’法術模型中,再進行魔法啟動。
這樣一來,效果就很明顯了。
每複製不同的小塊,效果都會不同。
有的能正常啟動魔法,但轉化不了物質。
有時候轉化效果非常低,而有的……會產生一些奇怪的變異。
比如說,把金屬變成了碳。
變化五分八門,羅蘭玩得極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