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彥見汪太傅去忙,喚來閆公公。
“後宮如今還處於混亂之中,寧妃還在看顧雍親王、皇后和定妃,只怕分身乏術。如今後宮高位的嬪妃還有誰?”
閆公公無語了一陣,這是對後宮有多不上心,就那麼幾個人,還不知道自己有幾個嬪妃。
“如今還有白昭儀、尹充容和徐婕妤,只是白昭儀如今還在禁閉中。”
“那邊讓尹充容和徐婕妤主持後宮事宜,若是出了問題,她們兩個還是做回美人吧!”
“是,那今日參加的選秀的秀女們?”
“日後再議。”
安排好後宮的事宜,魏彥立刻特意當面召見了護軍統領。
“此次若非愛卿,魏朝危矣。只是如今賢親王叛逃,若是放任其返回漠北,漠北軍只怕也會立即譁變。如今御林軍死傷慘重,怕是無力攔截,抓捕賢親王和影衛一事百年全權交由愛卿處理。”
“臣定不負皇上所託。只是,若是能夠抓捕到賢親王,可要留有活口。”
“不必了,他今日焚燒諸位皇親宗室,也不見其留有活口。”
護軍統領低頭應是,躬身而退,他很清楚,如果賢親王不能留下,那麼大魏江山將一分為二,連年陷入戰亂。
等魏彥來到乾清宮的時候,混亂之時躲在家中的文武百官均已到齊。
“今日之亂,前因後果想必汪太傅已經告知諸位,諸位如今對朕的出身,先帝淑妃當年之事,可還有疑惑?”
諸位大臣跪地請罪道:“臣等先前受亂臣賊子蠱惑,差點禍亂朝綱,再不敢對先帝淑妃之事有任何懷疑。臣等請皇后封先帝淑妃為聖母皇太后,昭告天下,以正視聽。”
魏彥冷笑一聲:“活著在冷宮受盡屈辱,死後便是享了哀榮又能如何?罷了,便冊封朕之聖母,先帝淑妃為恭順義聖母皇太后,陪葬皇陵,昭告天下,為朕生母正名。殺害恭順義聖母皇太后的許公公已經在混亂中被叛逃的影衛所殺,念其對先帝一片忠心,此事便不禍及他的族人。但當年陷害恭順義聖母皇太后之人,絕對不能放過。”
“禮部尚書,如今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和監察院院長與諸位宗親全部葬身火海,大理寺暫時交由你統籌,此事也交由你來查辦,可有異議?”
“臣領命。”
“刑部與監察院暫時由刑部侍郎和監察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御林軍統領立刻收編人員,統計今日傷亡,空缺人員在三天內徵召補齊。另外戶部將傷亡補給儘快發放給御林軍家人,若是讓朕發現亡故御林軍家人少拿了一個子,戶部尚書便去牢裡與老鼠作伴去吧!”
戶部尚書立刻跪倒在地:”臣領命,此事臣親自校訂,絕不會出現任何紕漏。“
“抽調嶺南軍三萬,前往漠北,防止漠北軍譁變,領軍……"
魏彥看了看下首的諸位將軍,突然明白為何方策最開始會對耿充容下手。
朝中除了鎮守邊疆、不能動的將軍們外,最能打仗的便是耿將軍,利用耿充容一事慢慢謀劃,出其不意毀了耿將軍,倒是讓他如今無人可用。
“領軍之人,可有主動請纓的?”
武將們對視了一眼,有懼怕方策戰場上威名的,有自身能力不足的,偏偏沒有一個敢於上前領命。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沒想到諸位將軍居然這般無能。既然不能忠君之事,那便不要食君之祿了。傳旨,讓嶺南軍副將統兵,即刻前往漠北。”
“臣等有罪,剛剛只是一時畏懼賢親王,不,罪人魏方策的威名。臣等請命,前往漠北。”
魏彥揉了揉眉心,說道:“罷了,如今御林軍損失甚眾,護軍又要沿途捉拿賢親王,你們便去這兩處謀個活計,戴罪立功,若是再無樹建,自己主動收拾行李請辭吧!”
不再看跪地請罪的武將,魏彥繼續說道:“賢親王當眾謀逆,還火燒御書房,將宗室除了禮親王、睿親王外諸位親王、王爺全部焚盡。今下旨,貶賢親王為庶人,日後若不能活捉,可當場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