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彥的嘲諷讓一眾御史紅了臉,可事到如今,如果不坐實寧妃的過錯,他們才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何況,多麼一本萬利的事情,只要將皇上最為寵愛的寧妃拉下馬,青史留名不在話下!
“皇上,臣等也是怕皇上受後宮婦人矇蔽,耿充容一案如今沸沸揚揚,需儘早結案,以安撫民眾的議論啊!”
“所以你們是為了儘早結案,平息輿論,讓朕不顧真相,隨意將寧妃推出去頂缸?有你們這樣貼心的臣子,朕真是不昏庸都不行!”
御史們連連叩頭,口稱不敢。
他們相信,只要皇上肯推動案件進行下去,寧妃被定罪,遲早的事情。
“來人,傳大理寺正,再去將寧妃請來。”
魏彥吩咐後,並沒有叫御史們起來的意思,說道:“既然你們這麼關心耿充容一案,朕今日便以這乾清宮作衙門,好好審一審此案,也好過你們道聽途說,隨隨便便就給寧妃安排了一個禍國殃民的奸妃名號。”
御史們齊齊垂下了頭,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魏彥對寧妃這樣維護,但就是因為這樣,反而心裡鬥志更為昂揚。
畢竟,沒有什麼是比壓迫皇上做出他不想做的事,更有成就感了。
寧妃和大理寺正崔大人很快抵達,兩人特別有默契,齊齊忽視跪了滿地的御史,別問為什麼,問就是煩。
“崔大人,將耿充容一案當前查證的情況跟各位御史大人說一說,咱們也一同品評品評,寧妃當真是殺害耿充容的兇手嗎?”
崔大人低著頭,很快將大理寺查到的東西全部口述,還將耳環等物證一併送了上來。
“綜合目前查證的情況,寧妃宮中的珍珠因皇上吩咐在當日清早路過荷花池,確實有作案的時間,而耿充容腹中的耳環,也極有可能是在跟殺害她的人掙扎期間,扯下吞入腹中的。”
崔大人話音一落,王御史立即道:“事實已經很清晰了,皇上難道還要包庇寧妃嗎?”
魏彥還未開口,崔大人便已經轉身說道:“不,王大人,事實並沒有查清。雖然人證、物證都指明此事與寧妃娘娘有關,但死亡從來都是分為兩種,自殺和他殺,我們現在並不能排除耿充容自殺的可能。”
王御史梗著脖子說道:“耿充容處的書信已經證實,耿充容絕對沒有私情,既然已經入宮成為妃嬪,什麼事情值得她自殺?”
“這就是耿充容自己的事情了。不過王大人所言甚是,無論是他殺還是自殺,都要有一個動機。那麼王大人口口聲聲,說是寧妃指示珍珠殺人,動機又是什麼?”
“後宮嬪妃,除了爭寵還能是什麼?”
“爭寵?那寧妃娘娘怕是殺錯了人。畢竟,當日三位妃嬪入宮,皇上第一個去的可是定妃娘娘的昭陽宮,更是盛寵至今。而一個甚至連皇上面都沒見過的充容娘娘,寧妃何須下此毒手?”
“可寧妃後來不是還試圖陷害定妃,將耿充容的死賴到定妃娘娘身上嗎?”
“這倒是確有此事,寧妃娘娘也已經承認,只是,臣聽聞,裡面另有隱情?“
崔大人看向了寧妃,寧妃勾唇一笑。
“自崔大人審案以來,本宮積極配合,事無鉅細。只是本宮自己口說無憑,不如將定妃一併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