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珠的煉化之緩慢,超出了許安的意料。
其上好似包裹著一層封印,許安花了兩日有餘,其間吸乾了近十塊靈玉,打出了數以萬計的手印法訣,才將著一層封印破開。
封印破開的剎那,滄海珠表面的黑色緩緩散去,泛起一抹有如深海般的透藍之色,如同水晶,瑰麗多變。
一層長寬高足有千丈的空間,出現在許安的感知中,映入眼簾的,便是數堆靈玉,其中一堆足有數萬塊,堆成了小山。
靈玉分成三堆,其中一堆僅有百塊不到,但其散發的靈氣波動,比之旁邊那座數萬塊的靈玉堆積成的小山,還要恐怖的多,渾厚的靈氣氤氳成雲。
在成堆的靈玉旁,堆積著數百上千的玉牌,其上皆有標註。
《天陰心經》、《閻羅金身》、《魔道真解》、《血煉術》……
許安掃了一眼,取出幾部典籍,試探了一番,其中內容一覽無遺,同之前玄道宗幾人的玉牌,截然不同,這些玉牌之上,沒做任何手段。
但除了少部分功法,大部分法術典籍,都不完整,許多隻有修煉到築基九關的部分,有凝結金丹法門的,寥寥無幾。
許安大略看了幾眼後,忽然神色一怔。
“機緣巧合下,習得我宗功法者,可自來森羅域天陰宗,驗明正身,可入我門牆……”
有些意思……
許安頗感意外。
顯然這天陰宗,根本不擔心功法外洩,反而是以這種傳播功法的方式,來吸收新鮮血液。
這些功法,尋常人一旦練了,必定需要後續,到那時,入天陰宗,或許就成了唯一選擇。
習我功法者,為我門人。
這等思想,讓許安著實有些吃驚。
一念百行的掃視著典籍,許安目中忽然一亮。
《丹經》
這是一部包含了各色丹藥的典籍,雖然無煉製之法,但卻有其形貌功用,對於如今的許安而言,有極大幫助。
先前自那玄道宗三人儲物袋中,他便找到了許多丹藥,但由於不知其藥理,許安也不敢貿然服用。
這部《丹經》,無異於雪中送碳。
按照丹經之上所言,九天十地的丹藥,分兩大級,天丹及地丹。
天丹二等六階,地丹則分三等十二品,類別浩如煙海,丹經之上所記的,還不到其十之一二。
天丹之上好似還有品階,但在丹經中並無記載。
除卻這本丹經,許安又找到了幾本用的上的典籍,其中將九天十地中的一些具體劃分,較為清晰的標註了出來。
九天十地之中,百道爭鳴,關於修行,各有自己的見解,對於每個修行境界的稱呼,也各不相同。
從古至今,九天十地一統的時代,屈指可數,且難以久持,混亂不堪。
仙道練氣,壘築仙基,凝不滅金丹,誕萬劫元嬰,化無盡元神,一念間遨遊宇外。
武道淬體,化後天為先天,凝氣化罡,抱罡成丹,碎丹以融百竅,百竅通,血氣伏蒼龍,神力自生,摘星攬月。
神道煉神,聚萬靈願力,點燃神火,凝掌中神國,夜臥地下十萬丈,朝登九重天闕臺……
可謂是各家自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