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不精通五太和混沌的基礎理論研究,但再不精通,畢竟也是元神真君,境界放在那裡,總有些觸類旁通的東西,也不至於就是睜眼瞎!
做不到系統性的反抗,還做不到瞎攪合麼?
……婁小乙知道自己上當了,但這種當就很難避免,它就不是戰鬥的問題,而是提高到了修行架構的問題;如果一開始李提克汗就給他來這一手,他一樣是躲不掉,只不過現在是被動上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的戰鬥還是有價值的!
最起碼,他完整的看到了衡河陽神兩次的重生,由此就可以推斷出很多東西!
在兩個廢人看來完全沒有意義的轉世生涯,在他眼裡卻能看出更多,因為他更瞭解衡河道統,還曾經和其中一個衡河陽神較量過,對衡河人的過往有他自己獨特的視角!
在光曜和背傀兩人看來亂糟糟的近百段歷史,在他看來卻是有脈絡可尋的!包括在劍道碑中老祖們的各種判斷依據,包括他自己十分豐富複雜的過往……實際上,他已經有了基礎的判斷,完全可以嘗試斬殺,卻沒想到他這邊都準備好了,人家卻變成混沌了?
連人都託身混沌,他又向哪裡斬去?
接下來,就不是用劍能夠解決的問題!意識放在混沌中,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和兩個廢人還不同,因為本來就有成嬰時小宇宙初成,各先天大道初窺門徑的底子,數百年來就一直在深耕五太和混沌理論,在這方面浸淫很深,又有大果盤修士們無數的天才構思,他在這方面也可以算作是大家,只不過大到什麼地步,卻不能透過碎片來驗證!
或許,只是運氣不好一直沒撞到?而不是撞到了卻感應不到?
這裡,就成為了他新的戰場,對此他充滿了信心!
混沌也作混淪,指宇宙形成前氣、形、質三者渾然一體而未分離的迷濛狀態,是修真界時空觀念中的一個階段,處於“先天五太“中第四太“太素“之後。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渾淪→太極→天地→萬物。
由“寂然無物“的“太易“到“太始“,是一個從無形到有形的過程;“太初“是“氣之始“,到了“太始“階段才有形可見。“形變而有質“,這是“太素“。氣、形、質三者渾然一體,而未分離,這就是“渾淪“
“渾淪“是未分離的統一狀態,又稱為“一“,也就是“太極“。由“太極“一生為二,“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再由天地產生人和萬物。
李提克汗要在這樣的混沌空間中既達到上境的目的,又順手想把他們滅掉,其實想借重的就是這個清濁分離的過程!
如果成功,三個倒黴蛋就會變成清濁二氣各歸其位,順便成為衡河半仙的墊腳石;如果失敗,這裡面還會有什麼變化,婁小乙暫時還看不清楚,是不需要斬殺三生衡河陽神就自動滅亡了呢?還是需要他在其中再插一手?
這些東西,就只能跟著感覺走,沒有成例可以參考;他現在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周圍空間中無處不在的混沌在擠壓他,同化他,消融他!
因為他是這片混沌中唯一的雜質!這個時候的他還不知道那兩個廢人也被捲了進來,其實就算是知道了也沒什麼意義,他自身難保,也不可能首先去幫助別人。
這樣的生死道境較量,他走出來了,其實就是大家都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