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東漢末年是三國 > 第181章 陶恭祖四處求救 夏侯淵遭逢首敗

第181章 陶恭祖四處求救 夏侯淵遭逢首敗 (第1/2頁)

陶謙聞言大喜,遂問道:“子仲有和良謀?”

糜竺說道:“某願親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同時遣人前往豫州刺史孔伷處求救。

若三處軍馬齊出,曹操必然不可久持,敗亡之日不遠矣!”

陶謙聞言大喜,乃從其言。遂寫書三封封,問帳下誰人敢去青州及豫州求救。

一人應聲願往,眾視之,乃廣陵人,姓陳,名登,字元龍。

而後又一人站起來,陶謙見之,乃北海郡人,姓孫,名乾,字公佑。

陶謙先打發chényuán龍往青州去訖,而後又讓孫乾去往豫州孔伷處,最後才命糜竺齎書赴北海,自己率眾守城,以備攻擊。

卻說北海孔融,字文舉,魯國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自小聰明,年十歲時,往謁河南尹李膺,守門人為難孔融,而孔融卻說道:“我是李大人的世交。”

之後守門人通傳之後才讓他進去見李膺。

李膺聞言,好奇的問道:“汝祖與吾祖何親?”

孔融答道:“昔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融與君豈非累世通家?”

李膺對此大為驚訝,一會兒,太中大夫陳煒也來到李府。

李膺指著孔融向其介紹道:“此乃孔融,年僅十歲,是為神童者也!”

陳煒聞言笑道:“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

孔融則應答道:“如君所言,君幼時必聰明者。”

眾人聞言都笑了,而後誇讚道:“此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

孔融自此得名。後為中郎將,累遷北海太守。極好賓客,經常對手下眾人說道::“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之願也。”

在北海六年,甚得民心。當日正與客坐,人報徐州糜竺至。

孔融請入見,問其來意,竺出陶謙書,而後說道:“曹操攻圍甚急,望明公垂救。”

孔融大急說道:“吾與陶恭祖交厚,子仲又親到此,如何不去?只是曹孟德與我無仇,當先遣人送書解和。如其不從,然後起兵。”

糜竺勸解道:“曹操倚仗兵威,決不肯和。”

孔融則不同意,一面整兵備戰,一面差人送書。

正商議間,忽報黃巾賊黨管亥部領群寇數萬殺奔前來。孔融大驚,急點本部人馬,出城與賊迎戰。

管亥出馬說道:“吾知北海糧廣,可借一萬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大怒罵道:“吾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豈有糧米與賊耶!”

管亥大怒,拍馬舞刀,直取孔融,融將宗寶挺槍出馬;戰不數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寶於馬下。

孔融兵大亂,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面圍城,孔融心中鬱悶。

糜竺懷愁,更不可言。次日,孔融登城遙望,賊勢浩大,倍添憂惱。

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

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賊眾趕到城門邊,那人反身斬殺數十人下馬,賊眾倒退,孔融急命開門引入。

其人下馬棄槍,徑到城上,拜見孔融。孔融問其姓名。

來人答道:“某乃東萊黃縣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義。老母重蒙恩顧。某昨自遼東回家省親,知賊寇城。

家母曾說:‘屢受府君深恩,汝當往救。’某故單馬而來。”

孔融大喜。原來孔融與太史慈雖未識面,卻曉得他是個英雄。

因太史慈遠遊,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里之外,融常使人遺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來救。

最新小說: 竇氏孤兒 一手醫,一手殺,王妃誓要臨天下!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