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這是從哪裡弄來的情報,難道在鬼子裡埋伏了暗線?”
趙政委看著地圖,很是詫異的問道。
李雲龍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鬼子部隊,頓時哈哈大笑“司令神機妙算,看樣子早有準備啊。有了這張圖,鬼子前沿部隊可算被咱給吃到嘴裡了。
快,把這個給炮營送去,立即準備配合炮團炮擊。
告訴他們,趁著鬼子沒防備,除了留下一個基數炮彈備用外,其他炮彈能打多少打多少,可別給司令省炮彈。”
參謀也滿臉興奮,立即點頭應是。
……………………
獨立支隊指揮部。
張雲默默站在地圖前,等待著即將開始的反準備炮擊。
前方炮團陣地上,120門1a1式155毫米重型加農炮、42門鬼子各式150/155毫米加農炮炮口高高揚起,對準了近20公里外的鬼子陣地;240門39型105毫米榴彈炮、180門四一式76毫米加農炮以及3000發部署在火箭發射架上的火箭彈同樣各就各位,做好了炮擊準備。
而三個縱隊的陣地上,各縱隊自己的炮兵們也同樣忙碌著調整炮位,準備配合發起炮擊。
全支隊超過1500門各類身管火炮,如同蟄伏的巨獸般,準備發起驚天一擊。
‘此次,應該可以取得開門紅吧!’
張雲默默嘀咕。
在毛熊與漢斯開展的庫爾斯克會戰中,戰神朱可夫在南線對已經進入進攻陣地的漢斯部隊進行了精準的反準備炮擊,極大殺傷了作戰人員,也正式掀開了會戰的序幕。
正是參考了戰神的這個招數,張雲才精心策劃了這場夜間反準備炮火。
而其關鍵,正是張雲提供給炮兵們的鬼子兵力部署地圖。
為了可以在夜間實時獲得鬼子的兵力部署,張雲進行了一次危險的騷操作。
在預判到要在河口與鬼子進行決戰後,張雲結合地圖頁可以根據麾下士兵200米範圍實景地圖和500米範圍精準地區的能力,制定了一個人工雷達計劃。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提前規劃好的網格節點,在陣地前方4-13公里前方沙地/草原中挖坑並埋設了數百個深入地下25米的預製鋼筋水泥地堡。
地堡中提前準備了壓縮氧氣罐、食物、水、床以及蓄電池、書籍等,然後每個地堡安排兩名最精銳的偵察營戰士躲入其中,靜待戰爭結束。
如此一來,憑藉著地圖頁的功能,張雲就獲得了一個由數百組士兵組成可以實時監控陣地前沿5-13公里兵力調動的地圖。
之所以只安排這段區域,是因為已經基本足夠了,畢竟陸軍出擊距離不可能距離敵人太遠。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個因地制宜的危險計劃,也是張雲對地圖頁的極致應用。
河口前方陣地是廣袤的草原和沙地,地質鬆軟易於挖掘,且容易掩蓋挖掘痕跡,因此地堡安置速度很快。
而為了防止重炮轟擊暴露地堡,提前安置的地堡最高點都距離地面25米,且地堡裡面還專門鋪設了隔音防震墊,可以有效防止地堡內士兵被震盪波震傷。
不過,這也使得地堡裡的戰士是很難自行逃脫的。
進入地堡的戰士,就如同被困煤礦的礦工一般,需要在幽閉的環境中待上數天甚至更久,吃喝拉撒都在一個狹小空間裡。
如此環境,很容易造成心理創傷,這也是張雲安排兩人一間地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