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來是資深導演,段位很高。
段位高的導演看電影,多是看技法和內容以及佈局。
電影中一直在渲染神話元素,以一種探索的姿態,比如八卦圖。
八卦圖貫穿整個華國曆史,如何創造的?什麼目的?
是引人入勝的迷。
最主要的是什麼?
所有觀眾都好奇,這九龍拉棺到底是什麼?從哪來到哪去什麼目的。
就像是圍繞最開始的那個大坑,觀眾沉寂在這種渲染之中,結果卻是坑越挖越深。
論技法,獨到非凡。
所有IP類的系列電影都有鋪墊和造勢。
怎麼講?
比如國外的英雄宇宙系列電影,最開始的幾部都不賺錢,但做了鋪墊和造勢。
這是繞不過去的,張東來深有感觸,所以才借鑑老祖宗的智慧,開發西遊系列,不用鋪墊直接上劇情開幹。
國內的IP類電影呢?
張東來都不好意思說,用最沒有技術手段的旁白介紹把鋪墊引出來。
一開始就落入了下乘。
就像是告訴你,我要講故事了,我的故事設定是什麼什麼.....
這就是用心程度,電影是這樣的嗎?
楊修遠另闢蹊徑了。
什麼辦法?
放一個大坑先拖住觀眾,宇宙深處來了九龍拉棺,也不告訴你是什麼,要幹嘛。
然後咱們耐心鋪墊和解讀星空古路,用另一個星球的大雷音寺和不斷被怪物襲擊的同學的那種緊張度,在配合一個個同學對於周邊環境的探索和探討,慢慢給觀眾揭開一個龐大仙俠世界的一角。
看點大不大?
緊張刺激還有趣。
比如大開大合的龐博,他沒找到古物品,隨手扛起一塊門匾,輪起來就砸向怪物,生猛的不像人,有人使壞,他能單手把人提起來,就像是個霸王,但有點逗比。
那個李小曼的同學凱德,一個外國人拿著華國的木魚對抗怪物,嘴裡一邊還叫著“my God”!
每一件古物品都有特定的神力,最搞笑的就是凱德,一邊敲打著木魚,身體上方還浮現了一尊金色大佛。
他嘴裡說的卻是“主啊,這是你派來的天使嗎!快殺死這些來自地獄的魔鬼吧!”
觀眾捧腹大笑,你這樣讓上帝和佛祖怎麼看?
一開始還是慌亂,同學們一個個被怪物襲擊身亡,慢慢變成了他們主動出擊。
為什麼?
血祭。
啟動五色祭壇需要怪物的血。
他們要離開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