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畫面也出現在大風娛樂,他們和光影都有自己的院線,對於院線來說,盈利最重要。
就算是競爭對手,也不得不高排片,誰會跟錢過不去。
營銷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打動院線,讓他們高排片,你看我聲勢多大,高排片大家都賺錢。
真正到達聲勢不大,排片依然會很高的公司現在只有兩家。
大風娛樂和現在的曲楊文化。
但這兩家公司也不是說聲勢不大,是不主動就有聲勢,所以有高排片。
唐景龍和張東來更重視這次楊修遠和向傑的《遮天之星空古路》。
五月一號,自家院線,唐景龍也包場了,請的是誰?
大風娛樂電影製作端的人。
包括幾個導演。
需要知己知彼的時候,唐景龍從來不矯情。
“老師!”
有人跟張東來打招呼,張東來微笑點頭。
張東來在大風娛樂的地位超然,不僅自己牛皮,指點過的導演也牛皮,皆是三十億俱樂部的導演。
當然,這種理解比較片面。
主要原因是大風娛樂具有了一定水準的電影工業化。
有自己的技法流程,就像是把飯店設計成了肯德基,店長的水準固然重要,但基礎已經很好了,設計這些流程的主要把控人員就是張東來。
年初的時候,張東來和大風娛樂簽訂了一個十年的合同,正式成為了大風娛樂的股東。
張東來是出了名的片場暴君,如果有新人在他手裡演戲,內心不強大,會被他罵自閉,這就是張東來。
張東來和唐景龍坐在一起。
“說實話,原本挺期待和楊修遠正面碰撞的。”唐景龍笑道。
張東來也點頭:“這個人確實跟你很像,是正兒八經深入過電影技法的人,只是你的著重點在於塑造故事,楊修遠的著重點在於創造故事。”
外界可能不知道,為什麼張東來願意在大風娛樂拼命,世人都以為唐景龍是個懂電影的老闆。
實際上唐景龍對於電影的研究比大眾知道的更多,要是現在讓唐景龍自己導一部電影。
完全沒問題。
張東來手上的《我來自花果山》第二部,有很多部分都是唐景龍導的,若是其他人,這些訊息估計早就傳的滿天飛了。
唐景龍不是,他只是為了更懂電影,不會拿這些去營銷,他的營銷是他的霸氣。
都以為唐景龍是百分狂,做一百分就有一百分的霸氣。
實際上唐景龍是做了兩百分才有一百分的霸氣而已。
他那句在外界看來衝動的話不是頭腦發熱說的,而是做好進軍電影業的準備後才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