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地址,江波掛了電話,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楊修遠,在楊修遠出名的時候,整個梅溪縣的人都談過這個人,那個時候的他在網上看到,突然發現是自己教過的學生。
有種百味陳雜的感覺。
楊修遠是他出來教書帶的第二屆的學生,
第一屆是中途接的,從初二教到初三,第二屆是從初一開始帶,一直到他們畢業。
可以這麼說,那一屆是他最用心的一屆。
但人都是俗人,教書能賺多少錢?
上有老下有小,還剛剛結婚,帶到初三的時候,江波就去搞了副業,也是從哪個時候起,他對於教書的熱情就減半了。
對楊修遠有印象不是說他成名之後才有印象。
而是他從內心裡面有幾個感覺對不起的人。
其中就有楊修遠,他打過楊修遠,就為這事,還跟自己的老婆吹過牛,指著電視機說:“看看,牛吧,當年我揍過。”
楊修遠他只揍過一次,一次就有效,初二上季揍的,下季成績就提升了。
提升不是一點點,語文、物理考了好幾次第一,就是偏科嚴重。
那種欣慰是一個老師忘不了的。
但初三開始,他自己放鬆管教了,楊修遠的成績又有回落。
他曾經在畢業的時候,公開說過一句話,他對不起楊修遠,如果他自己不折騰,一直保持熱情,楊修遠的成績不可能是那樣。
楊修遠對於江波“戀戀不忘”,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是他第一次嘗試到一種感覺,努力是真的有收穫的。
都說努力重要,努力到底重要什麼?很空洞。
但那個時候楊修遠明白了,努力是一定有收穫的,這也是在未來特別影響楊修遠的一件事。
問清了地址,楊修遠從家裡拿了幾樣東西。
兩瓶好酒,一個籃球。
楊修遠給朋友送禮,喜歡送酒,白紅都會送,那是楊修遠在賣酒的時候養成的習慣。
賣酒的人會喝酒,雖然他不是很喜歡喝,但有對的人他樂意喝。
酒和菜,遇到對的人才會有滋味。
出門,帶著帽子,脖子上還有一條曲繡衣給他買的圍巾,他帶圍巾不是保暖,是起到一定的遮掩作用。
冬天,一個帽子,一條圍巾,楊修遠這個人就成了一個大眾的普通人,他喜歡這種感覺。
江波住的小區距離家,不算遠。
楊修遠選擇了步行,他不急,回家就是尋求一種安定。
這大半年他的步子有點快,快到他有時候都恍惚,若是沒有曲繡衣,估計就迷失了。
他說家和曲繡衣帶給自己的感覺是安定,一點也不誇張。
另一邊。
江波掛了電話之後,進入客廳,客廳有一些人,都是以前教過的學生。
這是江波回首往事,最有成就感的事,對於他所有的學生來說,也許他不是一個好老師,但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可以拍著胸脯說,等得起他們,也對得起自己老師的這個身份。
“江老師,那我們不打擾你了,新年快樂!”
江波進屋,有人要走。
江波沒有挽留,因為一開始這些學生打電話要來坐坐的時候,他就說過不用那麼麻煩,因為他們今天也會去父母家。
但這些學生一定要來坐坐,坐坐就坐坐吧。
幾個學生起身,江波一直送他們到電梯。
不是不留他們吃飯,而是一開始就說好了,而且馬上楊修遠要過來,楊修遠的身份特殊,人太多不好。
自從當了校長之後,很多人都會來家裡坐坐,江波一律拒絕,但學生例外。
進屋,妻子在收拾東西,孩子在妻子身邊蹦蹦跳跳的,因為要去爺爺奶奶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