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繡衣沒有理解楊修遠的話,以為楊修遠還沉寂在“創作”中。
其實楊修遠腦海裡想的是另一個記憶中的兩部片子,一部紀錄片和一部經過時間發酵享譽世界的經典電影。
《最後的棒棒》和《忠犬八公》。
如果要結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兩條線,一條是狗長達十年堅守的線,一條是棒棒們退出歷史舞臺的線。
最後合二為一,情感高潮。
楊修遠加入了創作,和曲繡衣一起打磨劇本。
為了讓整個故事更加和諧,可以把於東和棒棒們安排住在一起,狗是撿回來的。
於東每天出攤,棒棒們會搭手幫忙一把,狗長大了之後這個角色就由狗代替了。
棒棒們之間也不是和諧的,每一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個性。
大胃王河南,喜歡看老電影和小電影的老甘,來投奔老甘撿垃圾而活的老金。
以及頭腦靈活最後獲得轉行成功的大石,大石也是最後引發情感高潮的那個角色。
腦海裡有樣本,楊修遠寫起來不算複雜,只是劇本和不一樣,有場景要顧慮到,麻煩一點。
一個劇本從頭到尾寫完,然後曲繡衣和楊修遠又一起改。
這個故事和最初的故事已經是兩個故事了。
直到十月中旬,才徹底完善這個故事。
書房,最後一遍改動完畢,曲繡衣抱著楊修遠久久不願意撒手。
裡面有很多人都被塑造的特別真實,可憐又可恨。
弄的曲繡衣心緒不佳。
“幹啥呢,我們寫故事是感動別人的,怎麼還給自己撂倒了!”楊修遠笑道。
“你怎麼那麼有才呢!咋想到讓老甘用燒熱水的那個熱得快煮肉吃啊,笑死我了!”曲繡衣想著想著又樂了。
劇本中,每一個人都有苦難,但每一個人都能讓你又氣又笑。
喜歡打牌的河南,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抓了三個貓,但沒有子彈了。
老甘沒有電飯煲,用了大石的不給洗,被大石把電飯煲收起來了,然後老甘用燒水洗澡的熱得快煮肉吃。
老金每天撿完垃圾都會去美食城撿剩飯剩菜吃,後來美食城不給進了。
還有很多很多細節,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靈魂,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這個誇獎,楊修遠受之有愧,其實很多劇本似的寫法都是曲繡衣寫的,楊修遠提供故事,由曲繡衣加工成劇本,兩人的這次合作,楊修遠也學到了很多。
“我始終相信電影的主題越簡單越清晰越好,比如這部電影中狗的忠誠和時代的進步,如果一開始就弄複雜了,故事就不好展開了,文藝電影想要賣座,只有一條路,真實和有趣,就像文東昇的發展軌跡一樣,往文藝電影中加入喜劇的元素。”
“那這部電影要找文導談嗎?”曲繡衣問道。
楊修遠點頭:“我試試吧,文導的風格契合這部電影,如果能談下來自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