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天語對成本已經相當敏感,衛淵多少有些懷念當初那個傻乎乎特別好騙的力巫。
衛淵又道:“我們的交易越來越頻繁,沒必要每次都等雙方準備齊全了才交易。可以在我們兩地各設一個賬本,各類物資我們互相商定一個數量,限額以下的,你儘管往我這兒運,我也一樣。然後我們每個月只需對一次賬,把對等的部分結清,多餘的部分轉結到下個月,你覺得這個辦法怎麼樣?”
“非常好!”天語兩眼放光,瞬間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機。
“那你打算要多少錦?”衛淵問道。
“多多益善!!”天語毫不猶豫地回答。隨後,天語反問道:“你想要多少灰石、靈木和雷霆砂?”
“一樣,多多益善。”衛淵笑著回應。
至此,雙方皆大歡喜。
隨後,天語便和衛淵商討了一下修路的細節。商路將通往紅沙綠洲,要讓普通貨車也能順利通行,就得繞過一些險地,因此全長近四千裡。除去已有的道路,仍需新建一千五百里。天語大手一揮,直接承包了一千里的修路工程,衛淵這邊只需修建五百里。
此事商議妥當,天語突然道:“路修通了,以後巫族大軍就能快速抵達青冥。你得提前建好防禦工事,我們荒祖只是個小部落,有些事我們也做不了主。”
“放心。”衛淵伸手拍了拍天語的肩膀,儘管此刻天語是被小美巫們抬著,肩膀位置在一丈五的高度。
此時的天語還不明白,道路並非天然歸屬於某一方,誰的武力更強,它就屬於誰。
送走天語後,衛淵當即決定新建五十座車間,將機錦產能提升一倍。
如今天外魔物壓境,衛淵必須加速整合各方資源,儘可能提升青冥整體實力,而這就需要大量人力,凡人和修士都不可或缺。
在現有的體制下,凡人在九國沒什麼價值,但青冥卻至少還有幾百萬的人力缺口。僅靠流民自發前來已經遠遠不夠了。衛淵決定再推西晉一把,促使更多流民產生。
回到青冥後,衛淵就開啟一幅特殊的地圖。
地圖上有衛淵自己劃的幾條線,每條線都標註著不同的數字。以青冥為核心,第一條線表示流民能夠自發走到青冥的區域。這條線在涵陽關以東一千里處,這是流民能夠出關的最遠距離。第二條線是青冥商隊能夠大規模收攏流民的範圍,目前延伸到涵陽關以東六千里。
在第一條線範圍內,經過衛淵一系列操作,糧價已經上漲了五成。雖然有其他區域的糧食流入,但根據人間煙火的估算,每年該區域內整體糧食供應量已經減少了兩千萬斤。
按照極限情況下兩百斤糧食養活一個人來計算,一年就會新增十萬流民。但實際上流民不會在快餓死時才離開家鄉,所以實際產生的流民數會更多。
由於這個區域的糧價提高,第二條線以內區域的糧食便會向這裡流入,於是第二條線內也會出現大量流民,青冥商隊會收攏到更多的流民。
這個辦法雖說是長遠之計,但當下見效比較緩慢。當下最快的辦法,還是向晉趙兩國的權貴購買流民。
只要有利可圖,像崔叔同這樣的地方大員自然會想出各種辦法制造出無數流民,要多少有多少。
這個辦法就需要大量仙銀,衛淵一直在思考用什麼來賺取仙銀。織錦將來會賺大錢,但現在還不行。等新車間建成,衛淵打算將銷往寧州八郡的織錦數量提高一倍,價格則直接定在大錦行的成本線上,讓那些大錦行陷入生產也不是、不生產也不是的兩難境地。
最終是要掃蕩所有大錦行,讓這些地方只做桑絲,變成青冥的原料供應地。
至於其它賺錢的行業,其實看看太初宮各殿就知道了,無非是風水、丹藥、法器、靈植靈寵這幾樣,出死力氣打架的最窮。
沉思片刻後,衛淵在紙上寫下了“法器”二字。在這大爭之世,修士鬥法最為關鍵。再窮的修士,藥可以不吃,道侶可以沒有,但必須得有一把稱手的兵器。
為了一把上好的法器,許多修士甚至不惜砸鍋賣鐵。
計議已定,衛淵算了算時間,便離開青冥,徑直朝北方山門趕去。
此行一來要接大師姐前往幽寒界,二來要向玄月祖師請教應對天外魔物的辦法。天外魔物的威脅並非一人一地之事,明明有太初宮這根大粗腿,衛淵豈會不抱?再說由玄月祖師出面也更容易找到過往先輩們關於天淵的隱晦記載。
一路上倒也順利,衛淵憑藉著足夠多的噴筒,八噴加身,速度超過了御景,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抵達了北方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