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好了!」
十一月十一號,晚上十點半。
截止到今天,黃河回邊區已經有兩個禮拜了。在這段時間內,一切工作都進行得井井有條,沒有出現任何亂子。
生產建設兵團以原359旅為底子,又吸納了1500名民兵,改組進行得十分順利。
幹勁十足的同志們在王旅長的帶領下,以每天160畝的進度高強度奮戰了兩週。
這個數字看似有些慢,但已經是當下的極限。畢竟開墾不僅僅是把土地整平,還需要堆土,育肥,引水等專案,工作量很大。
單單是佈置溝渠引水就用了整整三天時間,更何況還得將草木灰和牛糞混合在一起肥田。
這些工作放在後世裡並不複雜,挖土機抓扒、深翻一畝地只需要兩個小時罷了。
可現在戰士們手上只有一些簡單的犁耙,鋤頭等工具而已。唯一能借助的畜力,就是三十多頭耕牛。
不過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目前第一階段的2400畝地已經全部完成,白菜和蘿蔔甚至都進入了播種階段。
機場那邊的工程進度也還算不錯,雖然還沒達到計劃中的標準,但已經修出了兩條1200×60米的跑道,並且還有兩個小型機庫。
給六架噴火用綽綽有餘,接下來的兩個月慢慢擴建就行,時間上比較充裕。
————
結束今天的工作後,黃河拖著疲累的身軀向自己的住所走去。路過隔壁院子時,他發現那邊居然還沒熄燈,這可有些奇怪了。
他的鄰居是局長,平日裡二人經常在一起吃飯。
在這個缺乏娛樂的年代,人家的作息非常規律。只要不是有什麼重要的工作,對方几乎都是雷打不動的十點睡覺七點起。
不過今天跟往常不一樣,此時不遠處的房間裡油燈依舊還亮著,隱約間還可以看到人影。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黃河走進對方的院子裡。他先是跟警衛員打了聲招呼,隨即便輕輕地敲了敲門。
“咚咚咚!”
“局長,你還沒睡嗎?我能不能進來?”
得到對方的回應後,黃河推開了門。
此時局長正坐在書桌前,像是在畫什麼設計圖。看到自家副局長進來後,他摘下眼鏡揉了揉雙眼,臉上疲態盡顯。
“坐吧,這是剛回來嗎?工作也要注意休息,別仗著自己年輕就瞎折騰。”
“對了,你之前說的戰鬥機是不是明天到?到時候咱倆一起去機場唄,我這幾天有點累,明天早上就不去局裡了。”
黃河點了點頭,他提起房間裡的暖水瓶倒了兩杯水,隨後便搬凳子坐到了局長的身邊,
此時他看到了桌子上的設計圖,從外形上看不難認出這是一支步槍。
“局長,這應該就是你前段時間提到的馬步槍吧?看起來可真美,有沒有做出成品呀?”
受某個退休的小老頭影響,黃某人在評價一款新式武器時,最看重的就是顏值。畢竟武器裝備越漂亮,戰鬥力往往越高。
聽到這句話以後,局長起身來到了衣櫃旁。他開啟櫃子,從裡面抽出了一支全長1120毫米的馬步槍。
接過這支陌生的武器,黃河拉開槍栓簡單地試了試手感,緊接著又瞄準了一下書桌上的油燈。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還不錯?槍身上有個按鈕,按住以後甩一下槍,刺刀就出來了。”
這新鮮的功能讓黃河來了興趣,他按照局長說的步驟操作,底座為正方形的三稜刺刀便甩了出來。
摸了摸刀面以後,黃河不由得點了點頭。從硬度上看肯定是淬過火的,上面的血槽已經有了後世PLA刺刀的雛形。
看著對方滿意的模樣,局長露出了笑容,他撓了撓有些稀疏的頭髮說道:
“這槍是以捷克式卡賓槍為基礎,在不影響槍支基本效能的前提下,儘量簡化零件設計出來的。它可以手工製作,甚至能大量生產。”
“當初做樣槍的時候沒有深孔加工裝置,我們就在車床上用深孔鑽加工。沒有拉來復線機,就用冷擠壓法拉出膛線。”
“槍的所有金屬零件,全部都是用鬼子的鐵軌改的,槍托用的是山區核桃木。這支槍啊,算是彙集了軍工局所有的智慧。”
“可惜啊,還是不如伱帶回的MAS36。我們連名字還沒取呢,MAS36都可以量產了。”
這些話讓黃河十分感慨,他在前世沒少聽老一輩軍工專家的故事,現在更是親眼見證了許多坎坷與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