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巷子裡、房頂上,升起一層白濛濛的雨霧,宛如縹緲的白紗,緊接著,傾盆大雨灑向大地,雷聲愈加響亮。很快,風也參與到了這場“爭奪戰”中,似乎在比誰更厲害。最後,雨佔據了優勢,從小雨迅速轉為特大暴雨。很快,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籠罩在瓢潑大雨之中。短短几天,上海的平均降水量突破了470毫米,達到了往年降水量的兩倍之多,這是建國後上海遭遇的最大一場暴風雨。雨水匯聚成洶湧的洪水湧向周圍,市區道路嚴重積水,不少汽車被攔截在了馬路中,熄了火。天像是漏了一般,雨下得沒完沒了,完全沒有想要停下來的意思。
謝天陽的心情也如這暴雨的天氣一般,陰沉、低落,失去了往日的奕奕神采。他雖努力數月,蟻神寶的專案還是沒有被證監會透過,原因不明。謝天陽看著窗外密集的雨線,陷入了沉思。蟻神寶的專案他付出的太多了,漢斯公司的資金全被這個專案套牢了,撤,滿盤皆輸,不撤,公司很快就支撐不住了。一向自視清高的謝天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眼光有問題。
方大力對證監會沒有透過的事情卻看得很淡,說好事多磨,過程曲折點很正常。看到方大力這樣的態度,謝天陽甚至懷疑是不是蟻神寶提交的財務報表出了問題。可是他查了方大力的賬目,卻看不出什麼問題。不過,有件事情卻很奇怪,蘇明康和方大力的態度出奇地一致,都認為應該儘快和查爾德合作。蟻神寶即將要推出面市的新品,已經送到了美國的鑑定機構,只等報告出來,就能簽訂合作合同。
對此,謝天陽有些擔憂,他擔心蘇明康和方大力已經預先商量好,一旦查爾德加入,就把自己踢出局。他開始後悔,如果當初堅持讓趙海鷹加入,事情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糟糕。
趙海鷹最近也忙得焦頭爛額,撥給永康公司的第三期款項採購了一大批新裝置,剛剛裝配到青浦的新廠車間。趙海鷹照例打電話過去聯絡,沒想到對方說車間進了水,情況好像不樂觀。這下,徐瀚之坐不住了。
“搞什麼搞啊!怎麼會出這種問題?!”向來天災比人禍要嚴重,他思索片刻,對趙海鷹說,“這樣,你帶二組的幾個人一起過去,目的就是監督組織他們搶救裝置。保住裝置,才能保住生產,否則我們的投資就真打水漂了。”
趙海鷹一刻不敢耽誤,從徐瀚之辦公室出來後,叫上楊昊就往外走。臨出公司前,黃斌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說是蘇明康讓他跟著一起去,多一個人多一個幫手。趙海鷹知道這又是蘇明康在搞鬼,自己還沒開口呢,一旁的楊昊就忍不住了,嘀咕著:“監視就監視,還幫手呢。”
雨不等人,趙海鷹顧不上去糾結,帶著楊昊、黃斌飛奔向青浦新廠。
大雨傾盆,趙海鷹等人駕車駛來,車輪濺起一米多高的水花,雨刮器不停地上下划動,雨簾下的前擋風玻璃非常模糊。車停在了廠區大門之外,趙海鷹等人穿著雨衣從車上下來,蹚著水跑進了工廠大門。
青浦的新廠因為剛剛建好,到處還都是土路,加上新廠所在的地方地勢比較低,附近的泥水全部湧向廠房。還沒走進廠區,泥水已經沒過腳踝。一到車間,就發現車間門半開著,雖然沒有外面水深,但也沒過了腳背。新進的裝置全部被泡在水裡,廠房內空蕩蕩的,只有一位看場的老頭。
老頭告訴他們,廠裡的人都去抗洪救災了。情急之下,趙海鷹讓黃斌留下,自己和楊昊前往抗洪現場,準備找些人過來幫忙搶救機器。
一來到現場,趙海鷹就被驚呆了。洪水來勢兇猛,周圍的農作物基本被摧毀,一排排低矮的平房被淹了一大半。解放軍官兵正緊張地展開施救工作,雨越下越大,洪水越漲越高,遠處的天與地連成了一條線。
趙海鷹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帶著工人們傳送沙袋的韓要強。韓要強全身都是泥,鬍子拉碴,雙眼佈滿了血絲,一看就是好幾天沒合過眼了。
“韓經理,你怎麼還在這兒啊?”趙海鷹大聲問道。韓要強看了他一眼,驚訝地說:“你怎麼來了?”“新車間都進水了,那些裝置怎麼辦?快帶上工人搶救裝置!”趙海鷹著急地說。
韓要強卻沒有要走的意思:“你著急,我也著急。”他用手指著不遠處已經被大水淹沒了一半的民房,“你看看那邊,我們好多職工的家就在那裡,那些等著救援的人當中,說不定就有他們的老婆孩子,還有他們的父母啊。”
這下,趙海鷹急了:“韓經理,我們的合同裡可是有條款的,這批裝置是我們廣瀚的投入,要是就這麼泡壞了,相當於損失掉幾百萬的資金啊。這個損失不只是你永康醫療器械公司的,也是我們廣瀚的。你們現在這個做法,已經嚴重損壞了我們共同的利益。作為合作方,我要求你必須組織工人搶救裝置。”
聽到趙海鷹這麼說,韓要強停下了手裡的工作,語氣也變得十分強硬:“裝置的確是價值幾百萬,也是我這個新廠運營的命脈。可是人命關天,這麼大的災,我就一個原則,就算是永康因此要破產,我也要先救人,每一個職工和他們的家人的安全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我們辦公司,做醫療器械,歸根結底都是為社會服務,為人服務,我們要有社會責任和擔當。如果一切都只拿資料、拿金錢來做衡量指標,錢賺得再多也沒有意義。”
韓要強的話讓趙海鷹感受到一股震撼的力量,他看著韓要強和眼前的救援團隊,內心有一股莫名的感情湧上心頭,這是一股融在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民族精神。
他二話不說,接過韓要強手中的沙袋,帶著楊昊參與到了救援隊伍中。
歷經十幾個小時緊張奮戰,在大家的合力營救下,全部被困群眾已成功救出。就在大家準備慶祝的時候,韓要強卻因為多日的勞累,暈倒了,住進了醫院。
也許感受到了人類的頑強,也許被韓要強等人的精神所感動,雨漸漸停了。
看著累倒在病床上的韓要強,這一刻,趙海鷹的心情是複雜的,他竟然想起一件似乎和今天發生的一切沒有什麼必然關係的事情來。1990年5月3日,也就是上海市人民**浦東開發辦公室掛牌的那一天,有位農民在門口等著,他要獻出他家裡的兩畝地、一頭牛。他說浦東開發了,浦東老百姓看到曙光了,他要把這一點家產捐獻給**,捐獻給開發辦。這位農民和韓要強,他們一個要捐獻自己微薄的家產,一個犧牲了新工廠的利益也要救人,就是這麼樸素而有力量的想法,讓趙海鷹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金融就只是錢生錢嗎?顯然,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韓要強漸漸醒了,看到趙海鷹,滿臉歉意:“那些裝置,你們心疼,我更心疼啊。說實話,和你們廣瀚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就是因為你們的融資到位快,我才這麼快能把青浦的新廠建起來。這批裝置是你們幫我們做的第三次融資,你在我們的合作上很用心,做了不少的工作,可是現在我卻把你陷在泥潭裡了。”
趙海鷹剛剛進廠房的時候,看到車間裡那些裝置沒人管,真的很生氣。可是這十幾個小時下來,他已經理解韓要強了,裝置沒有了,可以再想辦法,但是人沒了就真的沒了。如果今天真的抱著裝置不放,永康的員工們的心也就寒了。
趙海鷹的理解讓韓要強很感動,可接下來的現實問題擺在了兩個人面前。裝置損失了,新車間恐怕無法正常運營,韓要強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想出辦法渡過難關,畢竟發展的機遇稍縱即逝。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廣瀚第三期的融資還款恐怕無法按期履行了。
說起這個,趙海鷹也有些為難,作為廣瀚的員工,他的工作就是為公司謀取最大的利益。可是作為一名中國人,他也不能置中國的老百姓生死於不顧,這一刻,他竟有些不知所措。
韓要強清楚趙海鷹的難處,思索片刻,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如果合同的第四期融資能順利到賬,我保證永康有能力……”
話還沒說完,就被趙海鷹打斷了,趙海鷹知道他要說什麼,就是想再要錢:“這個難度很大。最壞的結果就是廣瀚不肯再繼續履行合同。”說到這兒,韓要強的心猛地一揪,他明白,如果沒有了廣瀚的投資,永康的機器很難再次運轉起來。
趙海鷹看出韓要強的心思,安撫道:“我保證,我一定會全力幫助永康想辦法。”聽到這裡,韓要強伸出手,與趙海鷹緊緊握在了一起。這一切都被匆匆趕來的黃斌看在眼裡。
回到公司後,黃斌如實向蘇明康彙報了整個情況,最後的結論是“我覺得趙組長他的處理沒有任何問題”。
這下,蘇明康急了,指著黃斌的頭破口大罵:“黃斌,你是不是被雨淋傻了,我讓你幹嗎去了,不就是讓你監督他們搶救裝置嗎?你倒好,回來還替他們說好話。”
“表舅,你沒在現場,不知道那裡的情況多緊急。災難面前,人命最大。”一說起自己看到的一切,黃斌又有些激動。
蘇明康看著自己的外甥,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他不知道趙海鷹是如何做到居然讓自己身邊的人都如此崇拜他,他愈發感到了趙海鷹的威脅,不僅僅來自於工作的能力,更可怕的是收買人心。他甚至不敢確定,黃斌將來會不會也成為趙海鷹的人。想到這裡,他後背一陣發寒。他露出了標誌性的笑容,語氣也緩和了一些:“徐總讓我們現在就過去,你最好想想該怎麼說。你別忘了,你們一部和二部是競爭的關係,現在蟻神寶的專案延期,永康的專案出了大問題,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當黃斌吞吞吐吐地把永康的情況報告之後,徐瀚之火冒三丈。這時,趙海鷹走了進來,看到低垂著腦袋的黃斌和趾高氣揚的蘇明康後,就猜出了大概。他把一份評估報告放到徐瀚之面前:“徐總,我重新做了一份關於永康公司的投資回報資料。如果我們現在可以繼續投資永康醫療器械公司,幫助他們儘快恢復生產,那麼之前洪災導致的裝置損失是可以拿回來的,只是時間要比我們預計的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