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愚直、提奧多西奧的判斷非常正確,荷蘭、英格蘭的聯軍編隊司令荷蘭人馬克*沃倫,這是一個平民出身的海軍將領,他非常體恤士兵,他判斷這次的封鎖戰可能要進行很長時間,因此就打算在葡萄牙尋找到一個可靠的補給地點,波爾圖是他的第一選擇,但是被副手英格蘭人約翰給否決了,他認為最好找到一個比較隱蔽的港口,不太引人注意,這樣比較容易佔領。由於馬克*沃倫認為約翰比較有經驗,就聽從了他的建議,他們也選擇了維亞納堡作為補給基地。
提奧多西奧的管家他們已經準備就緒,確認了十七位主要股東,七十多位次要股東的股份額度,制訂了詳細的收購計劃,聯省政府佔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這是不太好收購的,目標就是其餘的百分之八十,以主要股東為主,尤其是有聯合英格蘭傾向的,如果聯省政府出售股份,也將盡力收購,必要的時候可以出動資金遊說主要的政府負責東印度公司股份的官員,讓他說服政府,徹底地打垮聯省政府的財政,逼迫他們接受西班牙、葡萄牙提出的條件。
馬克*沃倫帶著一百二十多艘軍艦和三十艘補給船來到了維亞納堡港口,和預想的差不多,當聯軍士兵開始登陸時,整個維亞納堡的居民幾乎都逃光了,聯軍士兵順利的進入了小鎮,當大部分士兵進入小鎮以後,軍艦和補給艦也陸陸續續的進入港口,留在外面值班的軍艦不到二十艘,在一般情況下,有二十艘軍艦值班是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的,就算是有敵方艦隊襲擊,這二十艘軍艦也夠他們打一陣子的,更何況現在西班牙的艦隊已經日薄西山,他們就算是全部聚集起來偷襲,也不會有太多的軍艦,這就是馬克*沃倫和約翰他們推算的結果。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前來襲擊他們的不是西班牙艦隊,西班牙艦隊根本就沒有集結,來的是比西班牙艦隊兇狠的多的大明艦隊。前出偵察的快艇在英格蘭、荷蘭聯軍艦隊開始進入維亞納堡是就回去通知孫愚直和提奧多西奧了,作為葡萄牙軍隊的長官,提奧多西奧非常想見識一下大明艦隊的戰法,孫愚直也不反對,只是告訴他需要保密一些武器,以後可以賣給你一些,但是目前最好不要講出去。
三十艘軍艦線對於一百二十艘軍艦是很不起眼的,所以當孫愚直的明軍艦隊出現時,負責警戒的二十艘英格蘭軍艦僅僅是示警了一下,就嚮明軍艦隊衝了過來,因為他們看到明軍艦隊的軍艦明顯比他們小一號,企圖把明軍艦隊趕走。接近到七百碼的時候開始開炮,但是在這個距離上明軍的迫擊炮正好可以發揮威力,於是發生了對攻,以為是艦首對艦首,英格蘭軍艦就明顯吃虧,於是他們便開始變陣,當變成戰列線陣勢時,已經進入明軍的加農炮射程,沒有任何猶豫,明軍的加農炮立刻進行致命打擊,二十艘英格蘭軍艦在短短的兩輪對射中,便全部被擊沉,不管到處都是落水計程車兵,明軍艦隊直接衝向停泊在港口的聯合艦隊。
呈散兵線陣形的明軍艦隊一字橫排,堵住港口的出口,裡面的聯合艦隊現在剛剛開始準備起帆。孫愚直選擇的時機非常好,就是在聯合艦隊登陸不久,士兵們計程車氣處在最低潮,準備休息的時候發動的襲擊,所以反應的時間相對較慢,而且擊敗警戒軍艦的的速度有非常快,這就造成了英格蘭、荷蘭的主力艦隊措手不及,就連士兵都沒有來得及全部上船。
被堵在港口裡面的聯合艦隊一百艘軍艦。密密麻麻的擁擠在一起,橫向隊形的明軍艦隊正好可以發揮威力,三十艘軍艦上的三百門迫擊炮發出的炮彈可謂鋪天蓋地,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所有的軍艦都被擊中起火,接下來的炮擊徹底讓他們失去了還手的能力,聰明一點的軍艦就向岸邊靠攏,但是處於前面的軍艦隻能在水與火煎熬。
應該說這是一次完美的襲擊作戰,在不到一個時辰的戰鬥中,一百二十艘荷蘭、英格蘭聯合艦隊的軍艦徹底完蛋,二萬多士兵死傷過半,幸運的逃到陸地上的聯軍士兵在岸上企圖抵抗,但是他們的背後衝出了大量的葡萄牙士兵,提奧多西奧安排的步兵方陣從他們的背後殺了出來,明軍艦隊士兵根本就不用上岸,整個戰鬥就順利的結束了。
馬克*沃倫在旗艦上殉職,約翰勉強上岸,在葡萄牙士兵方陣的突擊下,見到大勢已去,只好舉起白旗投降,所有的傷員被葡萄牙士兵擊斃,被俘虜的聯軍士兵還有四千多人,這是一次完美的、輝煌的勝利,荷蘭、英格蘭企圖封鎖里斯本的艦隊,在還沒有抵達里斯本以前,就徹底全軍覆沒了。
失敗的訊息傳到了阿姆斯特丹,整個城市一片風聲鶴唳,西班牙、葡萄牙的宣告早就傳遍了阿姆斯特丹,戰爭失敗了,東印度公司就意味著破產了,趁著大部分的小股東還沒有得到訊息以前,大股東們紛紛開始拋售股份,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裡,大部分傾向於聯合英格蘭的股東們開始拋售東印度公司的股票,甚至連聯省政府的股份也被拋售出百分之八十。
為什麼使他們最先拋售呢?這也是提奧多西奧的策略,俘虜了大量的聯軍士兵以後,提奧多西奧在俘虜中找到了約翰,然後經過協商後將他釋放,讓他回英格蘭湊集贖金,每一個士兵需要付出五十兩白銀,軍官是三百兩白銀,這也是一種慣例,需要用財產贖回俘虜,不可能將這些人白白放回去。
孫愚直、提奧多西奧並沒有繼續進軍,如果登陸英格蘭作戰,就會損失士兵,孫愚直就命令士兵在維亞納堡休整,給約翰的警告就是如果不賠償戰爭損失,大明艦隊將開赴普利茅斯轟炸,這就是*裸的戰爭威脅,不過這種威脅要比直接發生戰爭效果更好一些,讓他們在驚慌失措中判斷失誤。
回到英格蘭的約翰很快就將戰敗的訊息傳到了倫敦,接著又傳到了阿姆斯特丹。這樣一來,肯定是親英格蘭的人士最先得到訊息,所以他們的股票份額就會最先拋售。提奧多西奧的管家正謹慎的計算著收購的股票份額,聯省政府的東印度公司股票份額已經出售了四分之三,這就意味著他們手裡僅剩下百分之五的公司股份,大部分的親英格蘭商人的股份完全拋售,現在他手裡的股份已經佔到了東印度公司的百分之五十五,按照原來的計劃就可以停止收購了。計算了一下使用的資金,所耗費的資金還不到戰爭前東印度公司市值的十分之一,這又是一次完美的戰爭,不過這個戰爭沒有硝煙,但是它的威力比實際的戰爭還大,給荷蘭造成的損失更為嚴重。
當戰爭失敗的訊息在整個荷蘭傳開的時候,東印度公司的股份幾乎成了一張廢紙,不但傳說東印度公司會被西班牙、葡萄牙瓜分,而且他們還會要求巨量的戰爭賠款,力主發動戰爭的東印度公司臨時執政官範內加爾早就拋光了他的股份,雖然損失了百分之九十的資產,畢竟還是得到了一些資金,公司董事會議是無法召開了,範內加爾在報紙上宣告自己已經辭去了職務,公司的事物與他已經沒有關係,親英格蘭的其他股東雖然誒有像他那樣登報宣告,但是一個個都開始處身事外,不在管理公司的任何事情,東印度公司現在已經處於癱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