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廂房不大的木桌上闆闆正正擺放著一副圖紙,一個純銅龜殼,一把竹木蓍草與一隻橙皮葫蘆。
萬事俱備,接下來就是藉助這些器具卜算了。
可既然橙皮葫蘆有如此奧妙神通,那為什麼不直接用葫蘆卜算,還需要這樣繁多的過程。
其實不是易天韻不想借助葫蘆化繁為簡,一步到位,而是葫蘆只能點明此間易天韻無法卜算到的地方,來為易天韻提供線索,並不是直接卜算出整件事情。
其餘的還是要由易天韻對這些線索抽絲剝繭,從葫蘆給出冰山的一角窺覷到整件事的前因後果,最終推演完成。
以此,才真正的做到極往知來。通曉過去、預知未來!
“呼!”深深的吐了一口氣,易天韻右手捻起龍頭左手握住葫蘆下肚,口中念道。
“葫蘆葫蘆,你奧妙無窮、玄妙莫測。今日北槐弟子易天韻遇到難事,還請你指點迷津,助我一臂之力!”
恍惚間葫蘆上有絲絲煙霧繚繞,定睛細看卻無變化。
易天韻面不改色,就這樣對著葫蘆簡述完招親一事。
... ....
“經過大致如此,還請寶物為我卜算。”
聲音從易天韻口中徐徐傳出,語落,再望向剛剛還紋絲不動的葫蘆,現在葫蘆竟真的緩緩變化起來。
只見葫蘆內彷彿有光芒翻騰,騰湧時還攜著氤氳霧氣,光芒愈發強烈,逐漸蔓延到葫蘆全身,本來色澤圓潤的橙皮葫蘆變得通體透亮,熠熠生輝。
不多時,葫蘆上肚呈現出兩行字。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橙色皮面上的墨色小楷此時尤為顯眼。
“這是。”見狀易天韻一怔,在此之前葫蘆的卜算都是給出一個字的指點,一句話還真是頭一回。
事出必有因,這次葫蘆一反常態的卜算肯定預示著什麼,當易天韻想等葫蘆接下來的提示時,葫蘆卻再無表示。
葫蘆顯過神通之後就暗淡下去,不再變化。
又等了片刻,葫蘆真的再無變化,易天韻放下了葫蘆。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易天韻反覆研讀,細細琢磨著這幾個字的含義。
易天韻從小便喜愛詩書詞典,幼年時就在詩文方面表現的頗有天賦。後來師從北槐,外出修行這幾年更是閱讀各類書籍,夯實自己。積年累月間,飽經世故的易天韻在詩詞方面也有了幾分造詣。
所以唸完這句話的時候,易天韻心頭已經明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