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尤氏。
出身在一個連普通百姓家都算不上的柴戶人家。
這樣人家出身的女兒,通常是沒有大名的,只有一個小名當記號。
因為是出生在陽春四月,正是金絲垂柳、桃吐丹霞的時節。
所以,上過幾年私塾,自命絕不同於尋常泥腿子的尤父,在金柳和桃花這兩個頗為不俗的名字間,選擇了後者,作為尤氏的小名兒。
尤父很自豪的對鄰里解釋道:桃花,要比荷花、桂花、杏花和菊花,都高明的多,也風雅的多,一般人是想不到這個名字的……
即使想到了,也絕對不會知道這個名字的真正出處。
面對誠心求教的鄰里,尤父矜持了許久後,大方的吟了一首詩,作為桃花這個不俗的名字的真正解釋: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鄰里聽聞,果然無不拜服!
……
儘管如此,尤氏的出生,卻並未給尤家帶來多少喜悅。
相反,尤父真實的心情,是非常失望甚至是沮喪的。
因為尤母生的,是一個女兒……
在這個年代,女兒還不是父親的貼身小棉襖,更沒有父親前世“情人”的說法。
在這個年代,女兒是父親的冤家,是父親的討債鬼,更是父親的“賠錢貨”……
因為待到閨女出閣時,再貧窮的人家,也要盡力為女兒準備一份嫁妝。
世風如此。
若是哪家陪不出嫁妝,女兒在婆家受到輕視欺負是小事,關鍵還會連累孃家父親被世人嘲笑,被四周鄰里小覷,成為鄰里心中的笑柄。
這對好體面的尤父而言,是萬萬不可接受的事。
也正因如此,當尤氏出生後,尤父的心情很不好,他甚至已經在心疼,十幾二十年後,他送這個賠錢貨出閣時,會割去多少肉……
為此,他甚至還遷怒於尤母,辱罵苛待於她。
讓尤母在還沒坐完月子時,就辛勞做事,為尤氏攢嫁妝,進而造成了尤母的早逝……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尤氏一天天的長大。
因為有一個這樣的父親,所以她很早很早就鍛煉出了察言觀色和辱退讓以自保的本事。
即使如此,她的幼年,過的依舊十分的艱難……
直到她慢慢長大,到了十一二歲的時候,她的處境才發生了改變。
因為有一天,尤父忽然驚奇的發現,不知何時起,這個很不受他待見的“賠錢貨”,竟漸漸長成了絕色胚子。
好多見過尤氏的人都信誓旦旦的保證,尤氏長大後,一定會是一個大美人。
還有在貴人府上做過僕役的人說,就是那些高門大戶裡的官太太,都沒有尤氏的顏色好。
這句話,讓一直都抱怨懷才不遇,沒有機會的尤父,砰然心動……
為此,他果斷的拒絕了那些慕名而來,並且非常慷慨的願意出十兩銀子天價聘禮的尋常商賈人家的求親,而這個價碼,若是放在兩年前,尤氏還是一口豁牙的黃毛丫頭時,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答應。
因為即使陪送出四兩銀子的體面嫁妝後,他還能落下六兩的大頭……
但到了這個時候,心懷大抱負的尤父,又怎麼可能會“目光短淺”的去“貪圖小利”呢?
在細細觀察了尤氏兩天後,尤父咬了咬牙,一狠心,花了五百個大錢,特地請來了城南北巷子口的那位著名的鐵口神算羅瞎子,給尤氏算了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