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了,我們一開始就應該讓他跑的。”
“只需要疏散沿路的少數居民,路徑上禁止人靠近就好了。”
“就算城市的損失無法避免,但只要由國家出面,提前買下預計會被撞毀的大樓等建築,打通跑道……事後控制輿論,影響可以降到最低的……”
“屆時等他自己停下後,封存到南極去,嚴禁再對他進行試驗,嚴禁激發他的身體本能,收容不就完成了嗎?”
一名博士痛苦地抱頭說道。
實際上這個想法,之前有一些人提議了,只不過沉睡的神是否會在跑夠一定路程後主動停下,這一點無法確定,所以大家才一心想把主動權掌握住。
現在看來弄巧成拙。
沉睡的神最初什麼也沒做,甚至被認為是屍體,如今弄成這樣,完全是大家作死導致的。
如果在該收容物開啟運動模式後,不予阻止,化堵為疏。
那麼情況會相當樂觀,因為該收容物運動時有兩點比較好。
一,他沿著卑微三十度線奔跑,絲毫不會偏離‘跑道’,這比收容物到處亂跑亂撞要好多了。
二,其畢竟是人形,體積並不大,只要不刻意阻止他,反而疏導路徑,其破壞的區域微不足道。
國家機器工作做到位的話,很多城市裡的人根本不會知道有這麼一個收容物橫穿城市,狂奔而過。
因此放任沉睡的神奔跑,仔細一想,並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和輿論壓力。
其後果完全是各國可以接受的。
至於事後送達南極封存,則在於考慮到,以後萬一又收容失效,起碼不用擔心他的緯度線環球跑。
在南極,他想環繞地球多少圈,就環繞多少圈,反正那裡的圈短,也沒有城市。
可終究,他們沒有這麼選,他們連這點損失都不想承受,想著萬一白歌不停呢?繼而把情況惡化至此。
如今,一個小小的跑步,即將帶來末日天災。
“B023正在移動,雖然每秒鐘才移動一兩米,但這個速度正在增加。”
“此刻,他正在拽著美洲飛行,其在半空中推進時噴發的氣體,足以引發太平洋風暴,並給多國沿海帶去颶風、海嘯。”
聽著不斷有人彙報,一名政客拍桌道:“海嘯算什麼!現在是大陸板塊飄移!”
“光是做到這一步,其力量就有七千萬億噸!”
一名博士插嘴道:“不止……美洲大陸漫長的海岸線,使其在大海中移動,需要面對龐大的阻力,不能光以質量來算。”
原本大陸板塊也是在飄移,但那是每年一毫米。
如今呢?每秒約兩米!
而且這個速度還在增加,天知道這收容物的極限是多少?亦或者沒有極限?
想來要不了多久,美洲大陸將撞上歐洲與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