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山腳下,教宗國首都,聖城。
名字起的很有教會特色,就叫聖城,只是前面加個定冠詞,表示特殊強調,和教會的正式名稱一樣。
聽起來像是“就那個聖城”和“就那個教會”差不多。
其實在魔法女神信仰一家獨大之前,這座城市還叫聖賽爾城。
那時這片大陸上到處都是聖城,聖這個城聖那個城的,各種大大小小的信仰都有自己的聖城。
甚至有對立的教派,聖地是在同一個城市,像同城死敵球隊共用一個主場一樣。
再後來這些城市就紛紛“自願”改名。
當然不想改名的也有,都被視作異端,被審判軍敲城門了。
聖城不是大陸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也不是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但一定是奇觀最多的城市。
都說奇觀誤國,可歷史上排的上號的國家都喜歡造奇觀,不過是誰多誰少的區別。
教宗國對此格外熱衷。
在他們的認知裡,越是難以建造的奇觀,越能展現出他們對唯一真神的虔誠。
邏輯是這樣的,雖然對於偉大的神來說平凡的生命與螞蟻沒有區別,祂並不會太關心某群具體螞蟻的存在。
但要是有這麼一窩螞蟻,把蟻巢壘到好幾層樓高,那誰來了都得多看兩眼。
而現在,教宗國中最大的奇觀,只能是神聖魔法大教堂。
這座面積七萬平米,建成歷時近三百年,無數著名藝術家參與建造過的教堂,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無法被超越。
哪怕生產力迭代都很難再實現這樣的宏大工程。
技術也許允許,成本上不允許。
這座大教堂的建成甚至沒有使用到哪怕一個奴隸。
因為教皇國的子民們認為這是件無比神聖榮耀的事情,狂熱地參與到工程中,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比用奴隸都方便,奴隸還得管飯呢,信徒們自備伙食。
此時各地區的主教都被召回,聚集在這座神聖的教堂裡。
這樣全體主教齊聚的場面,以往只會在教皇換屆的時候見到。
而今天不是,今天他們是遵從魔法女神的神諭,來認識瞭解學習網路的。
堪稱教會老年大學習。
幾百位平均年齡小六十的主教,在外都是一方權力掌控者,現在全在一間臨時改造的大教室中,從零開始學習使用網路。
這次學習將會持續幾周,主教們學明白後回到各自的教區繼續傳播。
幸虧卓戈推出的網路一開始就是易用性很高的版本,如果神骸網路還是那種想幹什麼都要靠指令輸入的狀態,教室裡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幾周時間夠嗆能學明白。
與坐在講臺下方老邁的學生們不同,講臺上的講師反而是一位年輕人。
安德烈牧師。
整個教會與網路關係最密切的人,甚至參與到遊戲開發工作中,製作出了第一款讓遊戲之王託託吃癟的遊戲,聖山行。
那個沒胳膊和沒有腿拴在一起爬山的折磨遊戲。
這款遊戲成功啟發了眾多業餘遊戲製作者的靈感,生產出一大批粗製濫造,以折磨玩家為首要目標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