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紛紛附和,神色間滿是喜悅,仿若曹操兵敗的事情,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一般。
曹操離去的當晚,諸侯大軍之中,並不平靜。
兗州刺史劉岱以軍中缺少糧草為由,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為喬瑁拒絕。
劉岱大怒,東郡太守是他治下的官員,如今竟然敢於違抗他的命令,這還了得,渾然沒有將他這個兗州刺史放在眼裡。
一聲令下,兵馬進入喬瑁軍中,亂軍之中,斬殺了喬瑁,收攏喬瑁帳下兵馬。
次日,秦風得知諸侯軍中發生的事情之後沒有太多的感觸。
董卓這個頭號的賊人,已經劫持聖上前往長安,諸侯不想進攻董卓,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分崩離析,再說諸侯軍中的情況不容樂觀,數量眾多的兵馬,每日消耗的糧草不計其數。
諸侯見此,紛紛告辭離去,待在這樣的盟軍大營,他們感覺不到安全。
把持著糧草的袁術,可不是好相與之輩,對於糧草,更是多有剋扣。
諸侯的紛紛告辭,準備返回的事情,讓袁紹感嘆不已,諸侯聯軍,一路所向披靡,攻克了汜水關、虎牢關,卻是走到了這般的地步。
“太守,盟主傳來命令,請盟主將逆賊徐榮送到中軍。”張遼道。
秦風冷哼道:“什麼諸侯盟主,如今諸侯正在忙於撤離,不過是有著盟主的名號罷了。”
“公子於亂軍之中生擒了董卓帳下大將徐榮,盟主卻是沒有絲毫的賞賜,如何能夠服眾。”典韋不滿的說道。
秦風道:“袁紹不公,諸侯早已心知肚明。”
到了這等地步,秦風不會在乎更多的得罪袁紹。
諸侯會盟結束之後,袁紹定然會返回渤海,兩位渤海太守,豈會沒有爭端。
“太守之見,不送徐榮?”張遼問道。
秦風點頭道:“徐榮可是兩位將軍耗費了好一番功夫才生擒而歸的,僅僅是將其處死的話,豈不是太過簡單了,不壓榨一番徐榮的價值,那就太虧了。”
“文懿兄。”卻是公孫瓚一行人趕來。
秦風迎上前去“伯圭兄。”
“文懿昨晚生擒了董卓老賊帳下大將徐榮,本將佩服。”公孫瓚笑道。
這番話倒是沒有恭維之意,董卓帳下,兵強馬壯,撤離雒陽之後,諸侯不敢輕易的派兵追擊,就能很好的說明這方面的事情了,曹操追擊董卓,卻是為董卓埋伏兵馬所敗。
如果沒有秦風的話,曹操想要在遭遇埋伏的時候走出來,便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徐榮在董卓帳下,可是有名的將領,不然也不會為董卓任命為滎陽太守了。
“些許小事,不足掛齒,本座聽說伯圭兄正在準備離開雒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