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瞧著寇季閱覽完了文書,不悅的問道:“朕看著像是昏君嗎?”
寇季將文書交還給了趙禎,站回了原地,哭笑不得的道:“臣看著也不像是奸臣啊……”
趙禎沉聲道:“石元孫此舉,不僅汙衊了朕,也將你架在了火上,其心可誅!”
寇季語重心長的道:“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石元孫在文書中提到,他已經集結了二十萬人馬,準備入京勤王,二十萬人馬,可不是個小數目,我們要小心應對才是。”
“二十萬?”
趙禎不屑的道:“他要是能集結二十萬人馬,朕跟他姓石。”
寇季略微一愣,聽懂了趙禎話裡的意思。
寇季沉吟道:“官家的意思是,石元孫在虛張聲勢?”
趙禎又取了一份文書,遞給了寇季,在寇季閱覽文書的時候,趙禎出聲道:“各家心腹部曲,加上各家在軍中的親信,算下來勉勉強強不到兩萬人。
他們又藉著勤王的名頭,鼓動了一些人。
所有的人馬加起來,才五萬人而已。”
寇季一邊聽著趙禎的話,一邊閱覽著手裡的文書。
文書中記錄的,遠比趙禎所說的要詳細。
石元孫等人離京了以後,過京兆府,到達了興元府,然後分頭去調動自己能調動的兵馬。
石元孫帶著人進入到了興元府所在的利州路的兵馬大營以後,以勤王的名義,配合著軍中的親信,快速的誅殺了監軍,掌控了利州路的兵馬大營。
興元府知府察覺出了此事不對以後,一面向朝廷上書求證,一面暗中和石元孫周旋。
石元孫既無兵符,也無衣帶詔,根本沒辦法打消興元府知府對他的懷疑。
興元府知府多番查證以後,確認了石元孫是作亂。
於是他放出了風聲,揚言石元孫是作亂,凡是跟著石元孫作亂的將士,一定會被朝廷誅滅。現在逃離石元孫的控制,不跟著石元孫作亂,事後非但無罪,反而有功。
將士們本就對石元孫斬殺了軍中的監軍存有懷疑。
興元府知府這麼一說,將士們心中的懷疑更濃。
一些將士仗著在軍中有幾分威信,去找石元孫討要兵符、衣帶詔一類的東西的時候,石元孫拿不出東西,就只能暫時羅列了一些罪名,扣押了他們。
同時派人去抓興元府知府。
卻沒料到,興元府知府,早在放出風聲之前,就帶著幼子逃出了興元府。
利州路的將士們見此,確信了石元孫是造反,於是他們結伴出逃。
一時間,石元孫掌控的利州路的兵馬大營,像是個篩子,每時每刻都有將士往外逃,一些守著兵馬大營的明暗哨,也往外逃。
石元孫不得調動自己手下的親信,封鎖了兵馬大營。
最終利州路兵馬大營裡留下的將士,不到萬餘人。
石元孫好歹有萬餘人,其他人就遠遠沒有石元孫如此幸運。
他們離開了利州路,前去各處調動兵馬的時候,剛入軍營,被軍中的監軍、推官、文書等人圍住盤問了一番,就漏出了破綻。
在軍中的監軍、推官、文書人調動兵馬拿下他們之前,他們果斷帶著自己的親信,逃離了兵馬大營。
也有那麼一兩個倒黴的,不等帶著人逃離兵馬大營,就被軍中的監軍等人帶著兵馬給就地拿下。
總而言之。
石元孫等人信心滿滿的離開了汴京城,到了地方以後,壓根就沒調動得了多少兵馬。
只是勉強的將各軍中的親信抽調了出來,湊上了府上的部曲,組成了一支兩萬兵馬的軍隊。
兩萬兵馬,在擁有百萬大軍的趙禎面前,根本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