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寇季起床以後,就聽到了府上的僕人們稟告,說寇準帶人去了瑞安私塾。
“祖父這是辦學心切,等不了一刻……反正府上不缺辦學的那些錢,就隨祖父去折騰吧……”
寇季吩咐了府上的賬房,準備好銀錢,供給寇準取用,就不再管此事。
他不知道。
寇準帶著寇忠,以及一眾豪僕到了瑞安私塾以後,果斷接手了瑞安私塾一切事務。
又大手一揮,將瑞安鎮外,無數的空地,數個小山頭,一併納入到了私塾轄下。
並且依照自己的心思,將這些地方劃分成了三個區域。
分別用於建造私塾、鎮學、學館。
瑞安鎮上上下下,皆知道寇準的身份。
寇準要做什麼,他們也不敢問,也不敢說。
只能看著寇準帶著人在哪兒折騰。
寇準自己折騰了兩日,覺得不過癮。
於是乎一紙文書丟進了宮。
大意是:老夫要建立學館,為朝廷培育良才,給點錢。
當天下午。
陳琳帶著一幫子宦官,押送著好幾車的金銀,送到了寇準手裡。
寇準手裡有了錢,財大氣粗的招攬張貼出了告示,招攬人手,開始營造瑞安鎮學,以及學館。
一聽說寇準要辦學。
朝野震動。
朝堂上的百官們不知道寇準要鬧什麼妖,就暗中觀望著。
汴京城的百姓,則熱心的湧到了瑞安鎮,要幫寇準營造學館。
他們自帶乾糧,分文不取,幹活還特別賣力。
用他們的話說,能為聖賢出一份力,那是祖上積德的事情。
給錢?
那是看不起我!
硬給?
你在羞辱我嗎?你信不信我撞死給你看!
寇忠哭笑不得的將此事告訴給寇準以後。
寇準大手一揮,讓寇忠將錢財,換成了錢糧、酒肉,分發給了那些前來幫工的百姓們。
對此,百姓們倒是沒有拒絕。
只是寇準明顯小遜了自己聖賢的名頭。
從他張貼出去告示以後,不到三日。
瑞安鎮上多了十萬人。
對。
十萬。
全是來幫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