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一行下了馬車,冷風捲著點點雪星,打在臉上,有些微冷。
陳敬、王田升等人帶著那些在寒風中凍的打哆嗦的流民們,齊齊向寇季等人施禮。
畢昇領著工部官員們和工匠們,裹著厚厚的皮襖,向寇季等人施禮。
寇季在他們施禮過後,緊緊拽著身上的大氅道:“讓百姓們先回屋舍裡歇著,眼下這個天氣,凍壞了可不好醫治。”
陳敬、王田升等人聞言,沒有多言,回身吩咐流民們先回屋舍內歇著。
每一間屋舍內,皆塑有泥質的爐子,爐子挨著牆邊,牆上掏出一個洞,塑上煙囪,一路通到房頂。
爐子一旦燒著,屋舍內就暖洋洋的,還不需要擔心煙熏火燎。
流民們沒有太多禦寒的衣物,待在屋舍裡,才不會被凍著。
流民們聽到了寇季的吩咐,也沒有多待,三五成群的回到了自己的屋舍內。
寇季從流民們安置到了城外以後,時不時就在流民安置之所晃盪,大多流民都認識他,也知道他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
他們也知道,寇季開了口,就沒有多少迴旋的餘地。
打發了流民回到屋舍內歇著以後,寇季讓陳敬帶著他們一行人,到了新營造好的紡織作坊前。
一丈高的青石牆,在流民安置之所內十分耀眼。
木料、磚瓦搭建的屋頂,呈現人字形,壓在石牆上,看著很堅實牢固。
長約十二丈,看著像是一段堅實的城牆,多過像是兩間作坊。
石頭和石頭之間的空隙,被人用鐵圈刮的很乾淨,砌壘屋頂的時候滴落在牆面上的泥水,也被人清洗的一乾二淨。
若不是那淺白的縫隙提醒著眾人,那是一面牆的話,眾人會把那石牆當成一面是壁。
莊戶人出身的流民們,幹起活,一如既往的踏實、細膩。
劉亨瞧著那石牆,一個勁的吧嗒嘴,直恨不得拉著城外的這些流民進入汴京城,把劉府推倒重建一番。
曹佾盯著石牆感嘆道:“四哥,您這那是營造作坊,分明是營造了一座堡壘。”
寇季橫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瞎說……紡織作坊營造好以後,那是要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若是以土木營造,要不了十幾年就會出現崩塌的情況,到時候還不是得繼續營造。
與其一次次的營造,還不如一步到位。”
劉亨贊同的點頭道:“四哥說的對,這紡織作坊營造好以後,那可是要用許久的。我們兄弟雖然是紡織作坊的東家,可我們卻沒那麼多閒時間,幫著紡織作坊一次次的營造。”
眾人中,唯有慕崇三人的神色比較複雜。
營造紡織作坊的石料可是他們出的。
寇季三人倒是痛快了,可他們三人卻在裡面砸了不少錢。
“進去瞧瞧……”
陳敬見寇季等人對他們營造的作坊很滿意,臉上笑容燦爛的邀請著。
寇季點點頭,領著眾人踏著青石鋪成的小道,一路越過了兩重環形水道,到了作坊前。
作坊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紡線作坊,一個是織布作坊。
寇季一行人先到的是紡線作坊。
作坊內有一眾婦人。
門外站著一老一少,兩個匠人,一個人扛著梯子,一個人端著朱漆。
寇季瞧著那一老一少兩個匠人,略微一愣,道:“這是做什麼?”
王田升湊上前,笑呵呵的道:“咱們的作坊要開工,總得想個辦法討個彩頭不是?學生就想著,是否可以借用畫龍點睛的傳說,給作坊點紅,預祝我們作坊開工以後,紅紅火火。”
說話間,王田升指了指作坊門上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