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3月初
李察一行抵達柏林,入住了選帝侯大街上的一棟宮殿式豪宅,身份依然是跨國電信公司的副董事長,來自大唐的李姓伯爵。
戰爭時期
德國人體現出了仿若機器一般的高度服從性和紀律性,全國上下被狂熱的愛國情緒所籠罩,綻放出驚人的生產力。
工人在工廠加班加點的勞動,婦女兒童走入田間,彌補農村勞動力不足的缺口。
整個德國經濟在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11.7%,全國經濟已經完全轉入戰時體制,實施了嚴格的供應配給制度。
德軍攻入法國的自豪感激勵著每一個人,在如今的西線和東線戰場,訓練有素的德國大軍力抗英,法,俄三國不落下風。
無論東線還是西線,都是德軍佔據著進攻優勢。
這是在什麼情況下取得的輝煌戰績?
由於英國皇家海軍對北大西洋的封鎖,實際上海洋運輸的通道已經被切割的七七八八,進口貿易量大幅縮減。
進口不暢通,出口的工業品自然也不暢通。
原本糧食,煤油,礦產等大宗進口貨物受到極大的制衡,這給德意志帝國帶來了相當大程度的困擾。
好在同盟國集團中奧匈帝國是傳統的糧食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能夠滿足德國大部分的糧食進口需求。
洛林阿爾薩斯和魯爾地區的煤礦鐵礦,基本上也能滿足重工業所需,暫時還沒有太大的問題。
至於一些用於生活改善的咖啡,蔗糖,可可,凍肉,罐頭,茶葉,化工業用品那就沒辦法了,只能勒緊褲腰帶少用或者不用。
這裡的每一樣商品,都是黑市上的搶手貨,價格高得出奇。
唯一離不開的就是大唐帝國出產的“抗菌王”,這是德軍前線官兵保命的東西,花費再大的代價也要進口。
在海上進口渠道基本中斷的情況下,德國只有透過陸路走私才能獲得。
一般的走私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經北歐國家輸入德軍佔領的比利時,然後進入德國本土。
另一條經過紅海明珠伏波市或科威特市,從陸路進入利比亞或巴格達,經過奧斯曼帝國,從巴爾幹地區輸入。
第二條道路更加漫長,沿途經過的城鎮眾多,但得益於德國人開闢的中東鐵路,反而是主要的輸入渠道。
戰爭中急需的煤油,潤滑油,硝石,豬鬃,皮革和藥品這些寶貴物資,大多數都從第2條走私渠道輸入。
畢竟奧斯曼帝國也是同盟國的一方,對輸入的物資實施了嚴密的軍事保護,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令人滿意。
大唐帝國一直秉承著中立政策,因為北大西洋貿易商還屢次受到干擾事件,與英法等協約國發生了尖銳矛盾。
現在的協約國軍事集團也好,同盟國軍事集團也好,都非常依賴大唐帝國輸出的物資,所以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察一行來到了柏林。
下一站
他還計劃訪問法蘭克福,維也納,羅馬,米蘭,都靈,詳盡考察全面大戰中的歐洲各著名城市人文社會情況,從更高的層面詮釋白人族群的價值觀。
入住後的頭一週
這座奢華府邸就接到了雪片般的邀請,各種社會活動和慈善晚宴,還有來自德國軍方釋放的善意。
法國人都知道的道理,德國人自然也明白。
世界電報公司的副董事長,又是大唐帝國貴族,這樣的身份在大唐帝國也是上流社會實權人士,搞到一些“滅菌王”自然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