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聖彼得堡之行,是一次半官方性質的交流,以英法俄為首的軍事集團拉攏其他歐洲各國,為沙俄出口糧食尋找市場。
由於俄德兩國關係惡化,德意兩個歐洲糧食進口大國,徹底斷絕了從沙俄的糧食進口貿易,這讓沙俄丟失了一條重要的獲取資金的渠道。
德意兩國轉而從南美進口,實際上受益者是大唐帝國各藩國和海外省。
李察明面上的身份是大唐帝國特別貿易代表,除了參加兩次聖彼得堡公開會議外,其他時間就是遊山玩水,等於打醬油。
從聖彼得堡至明斯克,至莫斯科,至基輔,至黑海之濱的敖德薩,李察一行走過沙俄的很多歐洲城市,感覺很一般。
在他看來
這是一個腐敗叢生,積弊難返的極度墮落封建王朝,僅僅維持著表面的光鮮,整個沙俄皇朝的內部全爛透了。
從上至下的貪汙腐敗是最嚴重的罪行,這種行為已經深入滲透到軍隊中,在武器裝備和後勤供給各方面,到處都可以看見貪官汙吏的髒手。
最底層計程車兵食不果腹,好一點的軍隊每天只能吃兩頓,除了紅菜湯就是難以下嚥的黑麵包,黑麵包裡面甚至有鋸末泥土填充。
即便如此,這種低劣的食物也吃不飽。
武器裝備就更別談了,陳舊的老式滑膛槍可以追溯到法國皇帝拿破崙入侵沙俄時期,距今已超過百餘年。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依然能夠維持統治,就源於沙俄帝國不斷的向外擴張發動對外戰爭,將國內矛盾引向國外。
民眾無腦的狂熱追隨,寧願餓著肚子忍受剝削,看起來情況糟透了。
十月
敖德薩
這裡早早就下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將天地間變成一片銀裝素裹的白,簡直像冰雪的童話世界。
但這個童話世界僅限於富人區,馬車駛過積雪的街道,道路兩旁不時的可以看見凍斃的窮人屍體,已經被積雪覆蓋大半。
李察收回目光,他對這種情景已經見怪不怪了,吩咐道;
“進勳,準備訂返回的船票吧,俄羅斯的冬天太冷了。”
“遵命,老爺。”許進勳恭聲回答,他想了一下,又問道;“巴普洛夫斯基勳爵大人送來的那些烏克蘭美少女,是否一起帶著返回德國?”
“都是苦命人,帶著吧,記得給她們家裡都留一些錢。”
“明白了,老爺。”
李察對沙俄的腐朽統治很看不上,這裡的上層貴族根本沒有把貧民當人,而是當成一群愚昧而又低賤牲口對待。
很難說,這沒有受到蒙古基因的侵染。
這樣的沙俄上層貴族統治階層自命高貴,很難想象會以民生為重,更難以扭轉遍地貪汙腐敗的現狀。
沙俄迫切希望大量出口糧食換取寶貴的外匯,並不是國內糧食多的吃不完,完全是在貧民口中搶下來的。
沙俄最主要的產糧區就在烏克蘭,這裡有著歐洲面積最大最肥沃的黑土地,盛產各種糧食作物,小麥,大豆和油菜。
但這裡同樣年年爆發饑荒,底層貧民生活困苦,守著糧倉討飯吃。
敖德薩是沙俄對外出口糧食的主要港口之一,這裡還有利用法郎貸款建設的鋼鐵廠和造船廠,是沙俄境內為數不多的工業區之一。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太平洋艦隊覆滅後,再度耗費巨資打造黑海艦隊,其主要的港口就在敖德薩和克里米亞。
而廣闊的烏克蘭平原,若爆發歐洲大戰,必將是德俄兩國激烈爭奪的前沿地區。
在沙俄的4個月時間
李察以一個軍事領袖的眼光,仔細的考察了從華沙到明斯克,從基輔到敖德薩的廣大地區。
從烏克蘭到波蘭的廣大東歐平原地區,這裡的開闊地形,非常適宜於大兵團作戰,德軍在該地區更能發揮武器和戰鬥力優勢。
想要擋住德軍的猛烈進攻,那只有源源不斷的向裡填入大量的俄軍士兵,這是唯一且正確的方法。
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