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放出來了,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以去看一下,謝謝!)
人口爆發性增長的前提是社會民眾願意多生孩子,能撫養得起孩子,讓孩子吃得飽,穿得暖,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這些因素
大唐帝國恰恰都具備,尤其是在廣大的鄉村私人牧場,種植園,類似田福滿一家多生孩子,就有更多勞動力的想法很普遍,這非常符合華夏“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
在古巴王國的鄉村地區基本上沒有警察,地方治安都是由民兵自覺維護,鄰里糾紛也是由鄉紳出面仲裁調解。
當地的鎮上也沒有警察,只有一群鄉紳組成的鎮委會和民團組織,遇到事情需臨時徵集人手,帶上槍便去解決。
一般都是鬧出人命的大事,才會上報到卡瓦伊古安市警察局,派出警察前來調查解決,抓捕相關嫌犯。
在當地鄉鎮地區
由於這裡的土地大多私有化,種植園和牧場連線成片,基本上是各管自家事兒,對於外來人口相當警惕。
這些鄉村地區既不是旅遊區,也不是交通要道。來人又不是探親訪友,更不是十里八鄉的熟人,那麼到這兒來幹什麼?
不是偷就是搶,反正是不懷好意。
田福滿一家就是這樣,在農閒十分經常組成騎兵小隊,巡視自家種植園地界,遇到陌生人肯定要仔細盤查。
什麼人?來自哪裡?來這裡幹什麼?有什麼目的?在當地有沒有什麼熟人?
有時候一言不合,雙方駁火亦屬尋常,那麼死傷在所難免。
一般來說
當地人一般遇到類似事件,立馬就呼朋喚友彙集起來,組成數量不等的武裝馬隊,對這些外來入侵者展開圍剿。
打死了直接找野地裡一埋,就算了事兒了。
在殖民早期
還經常會有一些失去土地的土生白人或者土著印第安人,組成三五成群的匪盜團伙,流竄在鄉村地區危害地方。
當時每個村都有武裝民兵小隊,每個鎮都有武裝民兵大隊,配合軍隊深入清剿危害地方的遊兵殘匪。
二十幾年過去了
這些遊蕩在城市相間的匪盜團伙早已經銷聲匿跡,絕大多數埋屍荒野中,地方治安也變得和平而穩定。
當地華裔的種植園也好,農場也好,想要招募人手優先考慮華人,畢竟同文同種語言相通,溝通沒有障礙。
古巴當地的土生白人和印第安人大多操著一口難懂的西班牙語,對絕大多數華裔移民來說,根本就聽不懂。
整個大唐帝國在南美洲那麼大的地盤,那麼多的藩國,連一座西班牙語學校都沒有,能夠聽懂西班牙語的華裔更是少之又少,更別說當地土著印弟安語言了。
除了早期移民古巴的華裔,後來的華人移民大多是一頭霧水。
所以現如今
包括古巴王國在內的南美各藩國和行省,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公民無論是白人還是印弟安裔,都能夠熟練應用一口流利的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