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確定針對性極強的應對方案,大唐王國各方面立刻行動起來,穩步推行相關措施,並且開始準備遠征。
1846年7月4日
李察準備率軍北上的時候,傳來兩個好訊息;
第1個好訊息是電報線修到了里奧蘭喬鎮,從此以後,來自王國各個地區的訊息,可以第一時間送達前線,這無疑是極大的利好。
根據李察的指示,長途電報線要繼續向東北方向延伸,第1個目標就是里奧蘭喬鎮240餘公里的瓦根芒德山谷,計劃半個月修通。
第2個好訊息是三個輕騎兵大隊(缺編兩個騎兵小隊)經過北上沿途搜尋,先後在戈壁灘與瓦根芒德山谷截獲了兩支美軍後勤運輸馬車隊,經過小規模戰鬥後,敵人放棄抵抗。
共計繳獲4輪重型馬車126輛,騾馬289匹,糧食、精料及武器若干,俘虜330餘人,正在押送返回途中。
李察聽聞後大喜過望,真是缺什麼來什麼,他立刻命令傳令兵快馬急馳,通知三支北上的輕騎兵大隊押送馬車隊至瓦根芒德山谷原地待命,等待騎兵主力抵達。
這些糧食、武器、草料物資就不需要運回來了,就地存入瓦根芒德山谷秘密前進基地,就算第1批物資吧。
夏日的戈壁灘上,烈日炎炎。
下午四點多鐘
旌旗招展,人如虎,馬如龍。
在雄壯的軍樂聲中,李察率領著聖弗朗西斯科胸甲騎兵團全員共計821名騎兵,形成長長的騎兵佇列離開里奧蘭喬鎮,踏上了北上的漫漫征途。
這隻騎兵隊的人數不多,但是裝備的馬匹卻極多,三百二十名胸甲重騎兵,配備了一人三馬,馬背上捆綁著鼓鼓囊囊的物資。
胸甲騎兵團所屬200名輕騎兵和300名新手騎兵全都是一人兩馬,騎兵們頭上戴著了防範烈日暴曬的灰白色輕便牛仔帽,脖子上繫著灰色圍巾,這是在沙漠戈壁地區用於遮擋口鼻的必備物品。
毛毯,水壺,短刀,繩索,每人裝備一杆燧髮長槍,一杆柯爾特1846騎兵式左輪火槍,全都牢固的固定在馬鞍前方的牛皮槍帶裡。
大部分騎兵自行裝備了一支左輪火槍,因為重量較輕,所以直接掛在牛皮腰帶上,有5管6管7管左輪火槍的區別,牌子眾多,型號不一。
為了湊足所需馬匹,李察將繳獲的美軍1476匹戰馬全部填進來,800多人就裝備了2700多匹馬,這其中有部分是為了給三個輕騎兵大隊準備的副馬,還有一些備用馱馬。
隨同北上遠征隊伍的還有77輛4輪重型馬車,他們的目的地是240公里外的瓦根芒德山谷,每一輛車上牧草和精料堆得像小山一樣,計劃兩天時間抵達。
“好了,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你們就到這裡為止吧。”全身戎裝的李察停住了腳步,眼神落在新任里奧蘭喬要塞司令官老卡恩中校,副司令官段德彪少校,吳德高少校三人身上,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帶兵在外顧不到家裡,老巢就交給你們守衛了,記得一定要抓緊工期,迅速將小鎮要塞和高地堡建成,只有它們才能夠抵禦野戰重炮的轟擊,切記,切記!”
“請陛下放心,我們近期將會動員一半的官兵投入勞動,將土牆加厚加高,保證提前完成修築任務。”
“嗯,那些徵發的白人和墨西哥人苦力陸續抵達,在伙食上不要過分苛刻,儘量讓這些人都吃飽幹活,以免激起民亂。”
“謹遵陛下吩咐,微臣等不敢有違。”
“那就好,該交代的都交代過了,爾等應各守本分,切勿自亂陣腳。若有重要事宜則快馬來報,不得有誤!”
“臣等謹記。”
一眾軍政官員齊齊拱手作禮,李察點了點頭便翻身上馬,大手一揮說道;“大軍出征。”
送行的隊伍瞬間鼓樂齊鳴,目送著長長的騎兵佇列在7月的烈日下,愈行愈遠……
遠征隊伍將夜行曉宿,避開科羅拉多高原荒漠炎熱的白天,在前方會給三個輕騎兵大隊之後,兵力總人數將達到1400人。
這麼多騎兵,集中了李察絕大部分的家底,甚至300名新兵都納入其中。剩下千餘名火槍兵,則留在南方保衛里奧蘭喬要塞,築起大唐王國的堅固防禦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