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淳雖然已經被任命為東南亞泰、緬兩國外勤部門的負責人,甚至跟老何、良先生也見過面,但這還是第一次見夏離冰,一時也有些激動。
這種激動當然和看到美女沒關係,而是他從跟良先生、老何的交流,以及透過通訊裝置和愛麗絲的溝通中,自己得出了一個結論:
現在在國內負責搭建整個“變異生物”研究體系、組建“變異生物”管理機制的夏離冰,是和那位“八臂八眼巨人制造者”、“解決南極危機的救世主”、“閃電風暴的掌控者”、“一切的源頭”關係最近的人。
對於向坤,蔣淳的感覺比良先生、老何都要複雜得多,他是在人生最絕望、最心灰意冷、甚至已經堅定死志的時候,見到了八臂八眼巨人幻象,被那由內心深處翻起的恐懼感震醒,明見了內心真實的需求和畏懼,而後身體又發生了變異,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的絕處逢生。
他到現在也一直認為,他的變異、他能夠獲得新生,都是來自於八臂八眼巨人幻象、來自於製造幻象的向坤。
後來他又見到了跨海而來、挾天地之威、解救他於危難之中的“八臂八眼巨人”,看到了差點要了他的命的超巨型海怪被閃電風暴懲戒轟殺,那種天地之威,那種親臨其中的震撼感,對他的心理衝擊太大了。
而且作為“變異生物”的一員,作為“小蘿蔔平臺”的連結者,他不僅能夠真切地體會到變異帶來的變化,也能夠依靠“小蘿蔔平臺”來緩解嗜血衝動,因此能夠一定程度上感知到“超聯物”在周圍環境中的整體存在感,對整個力量體系也有一個無比宏大的猜想。
現在能見到據說與向坤關係十分親密的夏離冰,對蔣淳而言不止是見到一個高層管理者、更強的能力者或想要認識的“名人”,而更像是對他某種猜想中的宏偉存在的現實對映一角。
在看到夏離冰的一瞬間,蔣淳就有種“果然如此”的激動,那種感覺,甚至讓他有單膝下跪的衝動。
夏離冰的身上,有一種讓他可以明顯感知到的、區別於周遭的氣勢,不過他所感知到的這種“氣勢”,與左榴所感知到的卻有本質的不同,不是來源於夏離冰外貌、表情、動作、身份,也不是本身的心理因素,而是一種從“八臂八眼巨人”跨海而來那一夜就開始擁有的一種特殊感知,彷彿與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有聯絡,雖然很微弱,卻很明確。這種聯絡像是匯入星空的光,沒有明確的落點,但能感覺到互相的聯絡。
而現在夏離冰的出現,就像是在夜空一片星辰中,升起一輪明月,太過耀眼,將周圍一切光芒壓制。
蔣淳自然知道,這種力量、這種氣勢的本源並非來自夏離冰自身,而是整個力量體系的源頭、她背後的向坤。
正因此,他會因為這種感知而振奮、而顫慄,就像從一滴水中窺見了滄海的浩瀚。
這不是簡單的慕強,他也並不奢求自己能獲得或駕馭這樣的力量,他只是像一個來到新世界的揹包客,對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想象,試圖一窺這世界的真實面目和大概模樣。
看到蔣淳見到自己後就低頭沉默,對他有過心理分析的夏離冰也大概能夠猜到他的感受,便再重複了一遍:“蔣淳,跟我們介紹一下情況。”
蔣淳這才回過神來,開始跟他們介紹這次目標“變異生物”的情況。
看到光頭老哥這副模樣,站在老夏身後的楊拙心裡對光頭老哥的高看一下降了兩分,自己“來自國內總部”的優越感不由得又升了三分。
倒是李仕玶知道,蔣淳的這種反應,不是弱的表現,反而大機率是感知力強的原因。
他聽說蔣淳好像本身就是“變異生物”,而且與“世界樹”有直接聯絡,某種意義上,從實力來說,他和良先生是一個等級的。
所謂的“世界樹”,是一個超巨型“變異生物”的外號,它在基地的內部正式代號是40003,但具體是什麼模樣,卻沒有人知道。據說並不是一棵樹,叫做“世界樹”只是一種比喻和能力描述,它能夠讓其他“變異生物”與它建立某種共生互利的聯絡,由此規避掉變異生物會有的一些不利特性、獲得某些增益加持、變異引導,像是一個統籌和管理變異特性的“平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變異生物”不會因為飲血或互相吞噬而給社會秩序造成混亂,並且這種聯絡能夠在全世界都發揮作用。
今天他們要來泰國抓捕的這隻“變異生物”,就是拒絕接入“世界樹”,又威脅到人類安危,所以要來處理一下,帶回國內,進行自由限制,同時供研究部門進行研究。
前部的準備階段、緊急處理、臨時目標隔離限制,基本都是由蔣淳和他招募的兩名外圍成員完成的。
基地的外勤、調查部門,有一套對應的處理機制,但畢竟建立的時間還比較短,全套的處理流程,大部分人其實都沒有經歷過,包括李仕玶這樣主管級的成員。
所以這次夏離冰帶著李仕玶、楊拙他們過來,並不是要他們幫手,而是為了讓他們熟悉整個流程,積累初步經驗,並且對“控靈理論”有一個直觀的理解。
蔣淳將他收到任務後,來到清邁,針對目標“變異生物”進行的一系列操作,都詳細地告知夏離冰、李仕玶、楊拙等人。
其實他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就是找到目標,限制目標活動範圍,將活動範圍內的普通人類清離。
這一步聽起來很麻煩,似乎得動用不少資源,但實際上蔣淳帶著左榴和普特鵬只是按照國內發來的行動單去做,很快就完成了。
因為他們並不需要自己去進行人員清場、區域隔離,而是去和當地的泰國官方人員接觸,由他們來進行具體的措施。
比較神奇的是,他們所用的、十分荒唐的藉口,泰方的人竟然一點懷疑都沒有,甚至表現出深信不疑的態度,顯然國內在發來“行動單”之前,已經做了相關的準備,他們實際上只是來“喊個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