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節南不是普通女子,不為這男子的俊樣神魂顛倒,冷冷質問,“雕銜莊誰人不知有女客來,你好大的膽,竟敢偷闖?”
“六娘,讓他走——”園門那頭傳來一聲弱音。
節南走上兩步,瞧見崔玉真一手扶牆,一手撫著心口,全身抖若篩糠,站都站不住了。
她急忙過去扶住,冷眼看那男子跑開,又打量過四周,見無人才問崔玉真,“你出來怎麼也不帶個丫頭?還好是讓我碰見,若換成別人,指不定要傳成什麼樣子。”
崔玉真無力靠著節南,聲音也微微顫,“我……六娘……扶我到亭子裡坐坐。”
節南扶崔玉真進亭子,又去找了一壺熱茶來,將杯子塞進她手裡,靜靜坐在她對面,也不主動再問,只看外面變淺的天色。
雨一滴滴落慢,雲中出現一輪白日的時候,她忽聽崔玉真說了一句話——
“那人曾是我心儀之人。”
節南立刻轉頭看向崔玉真,“可那人不是王希孟!”
崔玉真臉色黯淡,眸中卻燃兩團明焰,一向溫良的氣質剎那蕩然無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讓我怎能奈何?”
節南將之前聽到的孟元和伍枰的對話稍加整理,再同此時此刻的崔玉真聯想起來,驚詫轉為忿然,“所以,世人為你白白惋惜,也白白贊你至死不渝的深情,都盼望再出一個王希孟那樣的兒郎,才能配得上你這般美好的女子,不至於辜負了死去的王希孟。卻不知你心裡所思所想的,是另一個男子。”
節南後悔今天出門了。
不出門,就聽不到這種醜事!
她十三歲隨師父和小柒到南頌北都執行任務,被選進宮中當差,其實是找機會接近韓唐大人,充當師父的傳聲筒。當時韓唐大人只是一個清閒學士,她就在學士館外當清掃宮女。
有一回,她同韓唐大人到書畫院,見到了那幅《千里江山》,完全沉陷於浩瀚磅礴的青綠山水之中,從此對那位十七歲的天才少年崇敬無比,且到了一種只要聽到王希孟三個字,耳朵立刻捕捉得到的地步。但她是細作,一切行動,除非必要,儘量不在不相干的人前走動,因此也不過遠遠看過王希孟幾回。
她性格不好,小小年紀心思重,總以為盛譽之下必摻水份,唯有王希孟,已被眾人捧得那麼高,她竟不覺得過份。
千里江山,江山千里,那麼老道的筆鋒,那麼大氣的格局,那麼傳神的“江山如畫”,似乎踏遍了畫中每一寸土地,才展現出山河驚魄壯麗又婉約美好,所以即便親眼見過此畫,也難以相信是出自一個十七歲弱冠少年的筆下。
所以,王希孟是天才。
王希孟的聰慧之名自小就有,但《千里江山》讓他的聲名上了巔峰,震驚了天子,震驚了朝堂,哪怕已經去世,他的名字仍被世人樂此不疲傳誦。
今天第一更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