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夫人說的這些,我都能理解了。”李容時臉色一沉,冷冽道:“看來潘老夫人還是不信,想審問一下清莞。”
潘老夫人義正詞嚴地回了一句。
“李先生,我不相信你,還請你體諒一下我們的心情,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她指了指地上的屍體。
“我的阿庭莫名其妙地死了,我一定要給他報仇,任何蛛絲馬跡我都不會放過!我想太后和陛下一定會答應我這個要求的,我潘家為了國家殫精竭慮,祖祖輩輩戰死沙場,最後我們潘家卻落得如此田地!”
說著,她又哭了起來,傷心欲絕。
百姓們自然是同情弱者的。
“是啊,一點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潘公子常年鎮守邊關,立下汗馬功勞,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自然要查個水落石出!”
“這件事必須要給潘家一個交代,否則會讓將士們失望的。”
“若是有線索都不查,以後還有誰敢去參軍,還有誰敢去保家衛國。”
李容時看了看周圍義憤填膺的百姓,心裡明白這件事情沒那麼容易揭過去。
他把兩手交叉放在胸前。
“好,你可以問清莞,不過我先說好,如果潘公子的死,最後和我家清莞沒有關係,她受了這麼大的委屈,那你們潘家今年的軍糧,我可交不上了!”
潘老夫人大吃一驚,她沒想到李容時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雖說潘家在邊關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潘家之所以能肆無忌憚地征戰,就是因為糧草充足。
軍需物資,李家從來不會缺少,每次都會及時送往邊關。
再加上潘家這些年的軍糧供應,也是靠著李家才能維持的。
潘老夫人翻了個白眼,在心裡想個兩全之策。
審問李清莞,就等於是將她當成了嫌疑人,到最後,如果不是她殺的,潘家就失去了穩定的軍糧來源。
這就讓潘老夫人犯難了。
一邊是孫子的死,一邊是士兵的糧草。
她心中長嘆一聲,暗道這李容時也太會算計了。
他們潘家可不敢拿士兵的口糧當兒戲。
不過,李容時如此做,倒也無可厚非。
因為他想要為義女出氣,所以他只說了潘家的糧草,卻沒說其他士兵的糧草,再說了,潘家完全可以找別的商人出錢。
可別的商人的糧草不穩,潘家也不一定能拿到。
潘老夫人只覺得胸口一悶,說不出的難受。
最後只能咬了咬牙:“好吧,清莞郡主我們不會審問,但是如果大理寺的人查到一點蛛絲馬跡,那事情就沒這麼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