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這院子的大榕樹後,有一座小閣樓。二樓鴛鴦廳,中間一隔,便成了東西兩半。東半邊為抱夏廳,敞軒結構,光滑油亮的木地板上放著精美的席子,中間一個案幾,高矮錯落在種著幾株碧綠的蘭花,坐在這裡,南北空氣通暢,涼風習習,院中一切美景盡收眼底,只讓人心曠神怡。
林小竹與週二妮,也就是現在的周柔面對面在案几上坐了下來,道:“你先泡一道茶給我喝喝。”
周柔也不多言語,親自燒水,溫壺溫杯,分茶入壺,高衝低斟,沏了一壺茶來。當真是分花拂柳,姿態翩然,動作極為柔美好看。
林小竹拿起一杯茶,飲了一口,抬眸問道:“你在這泡茶的當口,想些什麼?”
周柔抬起眼來,有些錯愕在看著林小竹,道:“自然是想如何把動作做到更美,一步也不要出錯。”
“那你喝上自己泡的茶,又有何感受?”
周柔想了想:“感覺到口舌生津,齒頰留香。”
“除此之外,沒有了嗎?”
周柔奇怪地看著林小竹:“那還能有什麼?”
林小竹微笑著放下茶杯,搖了搖頭,道:“想必你也知道時間緊迫。我不知今天我說的話你能不能領悟,但你要字字記在心裡。在你運用這泡茶的功夫去執行任務時,能把我所說的內容付諸於行動,那便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聽得林小竹這話,周柔站了起來,施了一禮,道:“葉姑娘請說。”
林小竹對她的態度極為滿意。道:“市井販夫喝茶,講究的是解渴;而士大夫們喝茶,講究的是心境。當在外面奔波了一天,處理了各種煩雜公務,心頭堆積了一大堆的煩心事。這個時候,把自己置於一間雅室之中,抬眼是碧樹繁花,盈耳是琴箏雅樂;洗淨雙手,焚一柱香,慢慢地給自己泡一壺泡。看著茶葉在沸水中慢慢舒展,清香滿室,水霧氳氤,當此之時,他便感覺身體得到了放鬆。心靈得到了體憩,一種恬淡寧和的感覺瀰漫於心間,這便是一個人喝茶的最高境界。”
“但一個人喝茶。有時未免感覺到寂寞。尤其自己喝到好茶,其中妙處,欲要有人共鳴,與人分享。此時便要有一兩個懂茶的朋友。相對而坐,一同品茗。一同感悟這天地之間蘊育的瓊漿玉液,一同領悟這難與人說的妙處,每到會心之處,只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便能心領神會。這是與朋友一起喝茶的最高境界。”林小竹又道。
她直視周柔:“所以你泡茶的時候,應該心如止水,一切紅塵俗事,都不與你相干。你只與那清澈甘甜的水在一起,與天地之氣滋養的芳香植物在一起。只想把這世間最清雅的東西相溶於壺內,讓它滋生出這世間最美妙的滋味,這才是你所應有的心境。而當你有了這樣寧靜安詳的神韻。才能把這種心境傳遞給別人。此時哪怕一個字不說,他也會被你所吸引。將你引以為知已;才願意與你一同泡茶、飲茶,才能把你當成他躲避風浪的一道港灣,將你當作世間最寶貝的女子,珍藏於心間。”
說完這些,她不再說話,只端起茶壺,給自己慢慢斟了一杯,細細啜飲。
周柔本就冰雪聰明,這三年的山莊學習生活也讓她脫胎換骨,從一字不識的山裡女娃,變成了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的大家閨秀。這些年,她也讀過書,吟過詩,作過曲。只是這時代只注重泡茶的技藝,也就是茶藝;而對於茶道,卻是沒有人提出(注:茶與泡茶的技藝都是中國傳到日本的,但茶道卻是日本人所提出併發揚光大。泠水如此寫,並不是為了給女主開金手指而胡謅)。所以對於林小竹所說的這些東西,她一時之間只覺得有如醍醐灌頂,眼界為之一闊,心中如被茶水盪滌過似的,寧靜致遠的感悟在心間一點一點如湖水一般盪漾開來。
“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姑娘教導。”她站了起來,舉平手臂,匍匐在地,對著林小竹行了個大禮。
林小竹知道這周柔有了她的這一番提點,定然會在茶道這條路上走出不一樣的風景來,往後前途不可限量。當即也不推辭,對於她的大禮坦然受之。
至此之後的幾天,林小竹便教導周柔如何選擇環境,佈置雅室,如何營造清幽氣氛;如何利用視覺、嗅覺、味覺細細辨別各種茶的細微差別。
這一日,兩人正要抱夏廳裡推演何種水配何種茶好的時候,宅子的大門被一箇中年男子拍響。半晌之後,袁三娘進來,嚴肅道:“二位姑娘,情況有變,咱們已沒有時間再行學習。公子有令,我們現在馬上便要前往一個地方,巧遇那個人。而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所以為確保萬無一失,葉青姑娘也扮成一個小婢女前往。周柔姑娘事成之後,你便可離開,到時自會有人來接你回去。”
“可是,沒辦法佈置茶室環境……”周柔一陣為難。
袁三娘打斷了她的話:“葉青姑娘這幾天所講的,阿梅一直在旁邊仔細聽了。她前日已跟人商議,根據葉青姑娘所講的這些理論,佈置了一個地方。不過我們現在先去一個茶館,等巧遇了那個人,再一起過去。如有什麼不妥之處,葉青姑娘到時可以適當地進行改動。”
她又轉過臉來,對林小竹道:“葉青姑娘,任務物件的情況,我們都已對周柔姑娘說過。此時再跟你介紹一下。那一位,姓鍾,是個將軍,現年四十五歲。雖是武將,卻酷愛下棋和飲茶,但這兩個嗜好,因是武將的關係,怕人笑他附庸風雅,很少跟人說起。而周姑娘此次的任務,便是要引起他的注意,讓他將她視為紅顏知已。”
“是,明白了。”林小竹頷首。
“那您跟我回院子,咱們化化妝,換身衣服。”袁三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