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著,拿酒來,我要看著老先生下刀。”高駟指著前面的胡凳,說著:“我的腿就放在這上面。”
“閣下之膽,老夫還是第一次見。此傷起於箭矢,加重於風雪,想必是遼河之戰的右屯無衛軍了。麥鐵杖也就是此役中陣亡的。”孫御醫這時卻皺著眉問著:“高麗蠻軍是否真如監軍所報,不堪一擊,只會憑藉地利?”
“宇文閥空有盛名並無大用,背後拆臺倒是把好手。高麗蠻軍不堪一擊?這是謬傳,其主將乙支文德,可謂是當世第一流人物,朝堂諸公若皆是如此短視,遠征大敗之日不遠矣。”
“好了。”孫御醫起身 竟然於談話中處理完了傷勢。
自此高駟等一行便暫時住在虞府休整,調養生息。
宇文述,本姓破野頭,字伯通,代郡武川縣(今內蒙古武川縣)鮮卑人。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子,早年與楊開皇交好,及隋立,便富貴起來。
因其弓馬嫻熟,早年參與平定尉遲迥叛亂,後追隨楊開皇南征北戰。當今天子繼位後,下詔說:“公鴻勳大業,名高望重,奉國之誠,宜晉封為許國公。”
幽州城,又名薊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開十門,雄渾壯麗。
大業九年,正月二十日,天子車駕巡視大軍,已有五十個折衝府六十五萬大軍列成九營,依次按金鼓而出。
只見士兵依令向前而行,佇列劃一,旗幟整齊,從城頭上面看,形成數十條筆直的長線,這等浩瀚無邊的軍陣,透著一股殺氣,使天地為之肅然。
大軍所到,足使山河變色。
閱軍之後,天子楊廣點頭滿意笑著說:“宇文愛卿那個知兵之名,朕今日見到,大尉平生。卿以勇武著稱,可比漢之項羽。自古英雄佩美人,顯風流,壯威嚴。朕就賜予汝美女一名,可比虞姬之色,此戰過後,你我君臣相知美名亦可流傳千古。”
宇文述時年六十九歲,天子便特意賜下美人照顧他行軍中的生活起居。
“陛下洪恩,臣感激不盡。高麗蠻子固不足慮,不但有一事不可不妨。”宇文述也沉聲說著:“麥鐵杖敗亡,乃是糧草匱乏,不可不為鑑。”
天子楊廣點頭稱善,說著:“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多朕知道的!”
轉頭問道:“李淵何在?”
“臣下在!”唐國公李淵應聲上前,單膝跪倒,行君臣大禮。
“你善於治理地方,朕特晉你為幽州總管,督運糧草,可有妙計?”
“謝聖人隆恩,臣必為主公效死!”李淵慷慨陳述,磕頭行禮,忠臣之樣,溢於言表,觸地有聲。
講話之時,頂上有黃氣凝聚,他有著紫青的潛龍命格,同樣不住向四周散發著波動,讓聽著覺得氣人誠實可信。
得到天子首肯,李淵才緩緩起身,自信的說著:“臣已有良策。”
“征伐高麗,以行程來算,去時三十日,返回三十日,攻戰四十日。如此下發百日之糧,則足以供大軍食用。”
“講的好!”天子楊廣聞言大喜,龍袍一拂,採納了此策。
計議定下,三日後大軍陸續出發。
宇文述率軍三十五萬,兵分九路,浩浩蕩蕩殺向高麗。
唐國公李淵望著遠去的大軍,臉上露出莫名的激動:他的計策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