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乃高太保麾下斥候,拜見楚國公!”蒲州城頭,賈潤甫單膝跪下,面對大佬楊素只覺威嚴深重,不敢直視。
看著在自己面前竭力保持平靜的少年,楊素臉色一片嚴肅,心中卻不知為何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那還是大約四十年前,洛陽邙山大戰,北齊戰神高長恭橫空出世,二十八萬周軍慘敗,父親楊敷奉命殿後兵敗被俘,後被斬於鄴城。
周武帝以不能死節為由,拒絕追贈楊家功勞。
不封賞也就算了,還要株連全家,楊素混在敗軍隊伍中逃回。
只想為父親為族人爭個公道,就一口氣上書三封陳說冤情,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求為父正名。
“大膽小子,妄議朝政,不怕死嗎?”周武帝宇文邕大為光火,召見楊素面責道。
那年,楊素十八歲,面對天子威嚴,怡然不懼大聲反駁道:“我秉承大義而行,皇上若要殺我那就是個昏君。給無道天子做事,死有什麼可怕!”
宇文邕終究是一代明君,見他非但沒有鬆口,還繼續為父伸冤,膽氣才幹俱佳,就破例收回詔書,重新封賞楊家,並勉勵說:““好小子,努力幹吧,日後勿憂榮華富貴。”
楊素更加氣盛,立時回應說:““臣無心圖富貴,但恐富貴來逼臣耳!”
帝大笑,乃命其從軍,到大都督韋寬賬下聽命,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回憶來如潮湧,別的不說,這次大勝又勾起了楊素對沙場熱血氛圍的嚮往。
敵軍已潰逃,此戰已勝利了,還是去巡邏下戰場吧?
楊素打起精神,目光落到越甲衛士統領身上:“阿憂,你著人擺開儀仗,召集兩隊甲士扈從,老夫要去慰問將士。為將帥者,怎能在戰場上不見蹤影?”
“遵命!只是,只是戰場尚有殘敵掙扎,請您一定要小心為上,不可脫離我們的守衛圈內啊!”越甲劍士統領慕容憂略微思索後,無奈請求的說著。
戰場是最難以預料的地方,他是聽說並見過的。比如北齊大將慕容紹宗,一生南征北戰,破南梁、敗大周,擊侯景,克敵百萬,使對手聞風喪膽。
然則於最後一戰中,水攻滅敵之際,乘船巡視戰場被大風颳落水中,因不通水性而被活活淹死。
敵國破,帥亦亡。
此事一出,他的副將就被罵了個狗血噴頭,齊主連斬七名將校也難以挽回過錯,痛失良將。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部下與主將一榮具榮一損俱損的厲害關係。
楚國公楊素如果發生意外,完蛋了,那他這個越甲劍士統領還能當下去嗎?就算當下去,世子楊玄感也不會放過他。
“先安排好車杖,吾縱橫天下數十載,何曾避過刀劍。”楊素沉吟片刻,還是對一旁的一個甲士統領吩咐的說著。
當然這巡邏戰場種事情,必要的護衛還是要的。
“賈壯士,你回去告訴吾兒……,要用心觀察領悟此戰的兵法得失。”楊素起身的時候,先讓賈潤甫返回,通報他要出行之事和叮囑高駟多加揣測兵法奧秘。
“小人告退!”賈潤甫行禮告辭,再度出了城門,騎上馬朝來路回返。將軍的進步,楚國公還是蠻關心的。
馬蹄聲催,高駟稍事休息後,就接到了賈潤甫返回來通報的訊息。
“我義父要巡視戰場,是怎麼回事?”看著薛賈潤甫匆忙帶到的話,高駟有些奇怪的問著。
“將主,不僅僅是巡視撫慰將士,還要考較您的兵法。”賈潤甫也嚴肅起來,才剛剛回來就趕著稟報,他知道這關係著將主的前程,也與自己日後的地位有關。
楚國公楊素的義子太保,只要能活下來的,哪個不是天下又名的俊傑。
“考較兵法?”高駟聽到這時,神情也凝重起來。
“……是的!”賈潤甫將這次面見楚國公的情況,和高駟講述了一遍,從進城驗證腰牌,到國公楊素的問話,甚至是表情變化,都竭力描述出來。
“潤甫,你有什麼忽略的地方嗎?”高駟皺著眉問著,他總覺得事有反常,但哪裡不對一時也尋不出來。
“小人只能斷定兩件事,第一,楚國公巡營時為了撫慰士卒,穩定軍心提升士氣;第二可能會透過將主這此大戰的表現,來選擇兵法傳承。其他的,我實在想不出來了。”賈潤甫三思後小心回答。
“我知道了,這事你不用再理會,下去歇息把。”高駟下達了命令說著。
既然找不出來疏漏,那就抓緊修養,以待變起。
“是。”賈潤甫應聲說著。
“費青奴,你是斥候出身,對地形敏感,這會就由你帶人,繼續辛苦下查清楚周圍情況變化,不必走遠,附近方圓五里調查清楚就可以了。”高駟又費青奴前來,下達軍令說著,要找出不安的源頭。
“諾!”費青奴應聲說著。
“張火靈,你帶人巡邏,我怕劉武周所部會有所躁動。”待費青奴離開,高駟又繼續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