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關下,鐵蹄賓士殺聲隆。
蒲州城頭,鼓角相聞鬥戰烈。
此地守關之要不在於蒲津渡口,而在於五六里外的蒲州古城。
蒲州古稱蒲版,在《禹貢》中有言:“冀州地,即堯舜之都,控據關河,天下之要會。”
東晉末年,司馬氏南渡,五胡亂華,漢人如羊,十不存一。
前秦天王苻堅雄踞北地,每逢秋日閒時便派軍馬南下,擄掠漢兒充作奴隸。
司馬氏懦弱,非但不思北伐,反而動用兵馬收押逃人送往胡人治下。
那一日,作為北府兵弓弩手的劉寄奴押送一隊漢兒逃人到河北鄴城交接。
途經此地,逃人中有位文士見到蒲州古城不由大哭,作歌道:“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痛哭萬里腥羶如許,何期此中英雄奮起?隻手補天裂!”
劉寄奴大為震動,拔刀立誓:“漢兒永不為奴!”於此斬殺前來接收逃人的胡兵,奮起神威,救下了被作為奴隸押送的同袍兄弟。
返回南方後起兵北伐,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十年之內打遍當世無敵手。
可惜最後一次出兵北伐,行船到此得病突逝大業成空,遺恨千古,天意自古高難問。
故而此地又叫北顧亭。
始興雌雄雙劍舊主陳霸先同樣是天不假年,北伐大業未竟就中道崩阻。
來自兩代南龍武帝的不甘之意於此地爆發,高駟徹底陷入瘋狂,人為劍所控。
“北伐,北伐,北伐!”不知何時人已經脫離了大隊。
一蓬血水透透甲迸濺過來,馬上的人被激得渾身一個顫抖,腥氣撲鼻下殺意更勝。
費青奴望著身邊愈來愈狂暴的主將,衝上前拉住高駟的馬韁說著:“將軍,不可陷入陣中!勇猛是好,不可脫離大軍啊!”
高駟本人卻是無事,絲毫不以血雨為妨礙。
鐵騎沿著夾道直衝,馬蹄將有些泥濘的道路踏的更加不堪。
高駟已控制不住自己,只能殺戮,只有向前,再向前!
就算開始是叛軍一方猝不及防,當面所向也已經有大批的敵軍士卒殺來,刀盾長矛先不說,也有弓箭手張弓搭箭,開始襲擊拋射了。
亂軍叢中,躲避暗箭也是大事,古來殺場悍將,有很多在衝陣時中箭而亡。
在歷史上,最典型的便是明末清初,大西軍皇帝張獻忠臨陣之際,被清軍重箭射殺用,三十萬大西軍由此崩潰。
重箭狙殺並不算是先進戰術,但是由於突如其來的隱蔽性,卻常常被運用且時有得手。
高駟並未使用馬槊,反而仗著始興龍鳳雙劍破敵,長劍鋒芒所到破甲如紙、削鐵如泥。
忽然覺得有種心悸之感,接著便有道粗大的烏光攢射而至。
叮——護身短劍間不容髮斬中那支敵方射來的狼牙重箭。豈料這箭矢上力道驚人,高駟肩上傷口崩裂,身子不由自主向旁傾倒。
噗嗤,又是一箭襲來正中馬匹脖頸,馬兒哀鳴著倒地,將也高駟掀翻在地上。
咻——再一箭飛來直取咽喉要害,勢如流星趕月,高駟躲閃不及,驚呼道:“我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