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疑似天外來客的金屬球有籃球大小,使用的是一種不明合金。
這種合金的各方面強度,都要比原水藍星的合金稍好一些。
可別看只是稍好,要知道現如今的水藍星基礎材料學進展得極為艱難,某一方面的進展往往都是靠懟稀有材料懟出來的試驗品產物。
向這樣全面超過的合金,哪怕科學家們對自己有信心,也只能預估一個五十年差距。
至於五十年之後究竟能不能研究出來。
卻是沒誰能打包票了。
不過讓這些科學家們開心,覺得一切回到了正軌的卻是他們在這金屬球上沒看到任何神秘系力量的因素。
從設計概念,美感以及各種細節。
他們都看到了科學的韻味充滿其中。
總的來說一句話:他們看得懂!
甚至有科學家從中得到了靈感,覺得自己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這也讓得知這些訊息的地面總部的專家們很是激動。
神秘力量產生的造物能力或許壓過這金屬球。
可是這金屬球在專家們眼裡,卻是更加適合他們的物品!
並且隨著他們意識到這一金屬球是科技造物。
他們都無比好奇起來,這一飛來水藍星的金屬球,究竟是有意發射過來的?
還是說只是一次文明之間的巧合?
在金屬球被開啟之前,大部分專家都堅持巧合理論。
畢竟這金屬球的科技含量比水藍星高不少,可是要說這樣的金屬球能夠有意識的從別的恆星系飛過來。
很多專家都不相信有這樣的可能。
恆星系與恆星系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漫長了。
哪怕最快的飛船都需要好幾千年才有機會跨越。
金屬球的科技文明……專家們不覺得他能突破這樣的限制。
反倒是如果是無目的地的隨意發射的話。
有可能出現這一巧合。
就好似水藍星幾十年前發射的對外友好交流的衛星,就在不久前已經漂離開了太陽系。
如果它運氣非常好,一切順利的話,或許幾千幾萬年之後還真能遇到一個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