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大傢伙反而覺得卓群這個新老闆辦事痛快,大氣得很。
遠比嘴上總掛著老鄉,就會拿好話糊弄人的史老闆可強多了。
眾所周知,名和利是一體的。
這兩樣東西大多時候不但能相互轉化,有時候甚至能夠直接劃等號。
所以卓群資產既然到達了一定程度,名字也必然會因此變得響亮起來。
這一年年初的時候,他只是純屬無意的辦了兩件事。
結果毫無準備,幾乎一夕之間,他就變成了一位在京城頗為知名的公眾人物。
一是因為他捐了一千萬元辦了一百所希望小學,這對他的聲譽提升很大。
報紙上為此多加報道,他成了耀眼的富豪明星。
於是各路求募捐的信件和慈善邀請也如雪片一樣飛來。
二是因為他又耐不住電視臺的一位客戶相求,去BTV經濟頻道做了一期金融訪談節目。
那不用說,以他做新聞記者的底子和重生人士的見識。
在螢幕上自然談笑風生,大放異彩。
他的談吐言談和因股市獲得的財富,把真正的經濟專家都給震懾住了。
偏偏他還有年輕得過分和英俊出彩的外表。
就更能給人留下至深的印象,讓觀眾產生好感。
而最絕的是,不久之後,無論他對大盤走勢、板塊行情、乃至國際金融變化的短期性預言,都變成了真的。
這才是真正讓人驚歎的!
還沒有過像這樣全面掌控經濟變化,一語成箴的股評家呢。
難怪人家會發了大財!
於是觀眾寫信、電話繼續求詢投資意見的要求跟潮水一樣湧來。
BTV便索性盛情邀請卓群,再來做一期股評節目。
雖然卓群很聰明,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從不說個股,只說大勢,只說板塊。
但正因為他的預言是百分之百不跑偏的,有能深入淺出講得明白,合乎邏輯。
這次節目之後的反響更好,也讓股民們對其愈加崇拜。
在加上民大經濟系主任發表言論力捧,說卓群早在上學時顯露出金融方面的天賦,是百年不遇的天才。
只可惜我們教育上太死板,因為違反了校規校紀,他很遺憾的沒能獲得學位。
好嘛,這樣一來,當初學校借錢炒郵票的往事曝光,那他的財富來歷就更具傳奇性了。
他這個人也更具叛逆性和個性了。還能不紅嗎?
卓群的那些舊日同學們和民大如今的學子們,還有他手下乾的幾個402室友。
也全不遺餘力的錦上添花,對記者加油添醋,吹捧卓群的本事,表達自己的崇拜。
至此,卓群地位和身價立時提升百倍,成了一個證券金融界真正的傳奇人物。
並且擁有了一個“最帥投資人”的名頭。
於是各大投行爭先伸出橄欖枝用優厚的條件招攬聘請。
各式各樣的邀請信,也隨後而至。
午餐會、演講、舞會、開幕禮……無不以能邀請到卓群為榮。
BTV也提出一個正式意向,打算為卓群量身打造一個週末固定時間,長期播出的股評節目了。
那不用說,人對於名和利的需求也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