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東讓他們籌集50億的資金,顯然不僅僅是為了這些。
在集團總裁和副總裁面前,有些計劃沒必要隱瞞,真要連他們都信不過,那集團幾乎無法運轉了。
李東抽出幾根菸,一人遞了一根,這才道:“我對外宣稱,我們只要線上渠道,線下歸大家自營,可那是相對而言。
我很早之前就說過,中小企業可以不用理會,可巨頭企業,絕不能放任。
尤其是,我們在家電行業,沒有一家拿得出手的分公司。
零售主要便是百貨和家電,如今,百貨方面,我們做到了拔尖,加上線上,很多東西都能順其自然。
可家電產業不行,我們目前甚至連一家專營家電的門店都沒有。
這樣的實力,單靠線上,怎麼可能成為行業領袖?
所以,這方面我們必須加大掌控力才行。
想加大掌控力,我們只有兩條路可走,自建,併購!
而自建……”
李東搖頭嘆道:“自建門店太費時費力了,而且吃力不討好。
當初我們超市選擇自建,那是沒辦法的事,我們沒根基,只能這麼辦。
可為了完成全國佈局,我們耗時五年時間,期間還併購了多家企業,包括家樂福。
就算如此,我們在西部和北部地區,依舊沒有完全做到覆蓋。
這是超市,家電方面,我們如果還靠自己,那又是一個五年!
所以,我們只剩下一條路,併購!
併購一般的企業不行,如今國內的家電零售商,以蘇寧、國美、五星、百思買、宏圖三胞這五家為尊。
後面三家,其實都弱了不少,真正能產生影響力,能動搖和改變整個家電零售領域的,只有國美和蘇寧兩家。
幾個月前,我其實沒這個打算。
一方面,我們沒這個機會,另一點,我們也沒這個實力。
甚至黃光玉剛進去的那段時間,我都沒考慮併購國美。
可前不久,我看到了機會!”
李東加重了語氣,之前,其實他的佈局一直在百貨行業。
他說的機會,便是程家的出現。
正因為知道富康的存在,以及程家得罪了自己,李東才開始打上了國美的主意。
要不然,李東還真不一定會在這時候找上國美。
合作有可能,持股有可能,可李東不會想到控股的事。
富康的8%股份,影響很大。
對一家上市企業,8%的股份足以改變很多東西,包括改變李東的決定。
於是,李東在去京城之前,在聽到譚勇說起程剛的事之後,就有了併購國美的想法。
有時候,決定往往就在那瞬間做出。
併購國美,不但不在袁成道他們的計劃中,其實也不在李東的計劃中。
當初齊雲娜說家電的事,包括李東在內,所有高管都說緩一緩,緩一緩。
可真等看到了機會,不抓住,那就傻了。
前面的緩一緩,是沒那個機會,不得不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