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銘很快就配合江北文旅和江北日報,把影片素材拍攝完了,輪到江北電視臺,作為領隊的程剛,還在糾結著該怎麼拍。
瞥了一眼江北文旅和江北日報那邊,人家的團隊已經進入了緊張地後期製作,也不好意思向人家請教,程剛乾脆和宋思銘商量起來。
“宋鄉長,你覺得怎麼拍比較好?”
程剛問宋思銘。
“我覺得……”
宋思銘看出作為傳統主持人的程剛,搞新媒體不怎麼在行,他想了想先問程剛,“程老師,你們原來都是怎麼拍?”
“就是跟做專訪那樣拍。”
“我問問題,你回答。”
“不過,我覺得這種形式,拍出來可能沒什麼人看。”
程剛實事求是地說道。
“江北電視臺的新媒體賬號,一直也是這種傳統形式嗎?”
宋思銘又問程剛。
“一直是這樣,所以,沒什麼起色。”
程剛乾脆拿出手機,找到江北電視臺的新媒體賬號,將之前釋出的作品,一個一個點開讓宋思銘看。
要麼是電視節目的節選,要麼是傳統的新聞採訪。
“確實沒什麼吸引力。”
宋思銘直言不諱地說道。
“臺領導不太重視新媒體這塊,新媒體部也沒什麼幹勁兒,很多時候,都是能混一天是一天。”
程剛嘆了口氣,說道。
“越是這樣,領導越不重要。”
宋思銘評價道。
“確實如此。”
程剛又看了一眼,江北日報那邊。
據他所知,江北日報的新媒體賬號沒有做起來之前,領導一樣不重視。
你再看現在,專業攝像師都配了兩個,攝像機和鏡頭更是全新,一套就得大幾十萬。
他一個專業電視主持人,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所以,必須得出成績,出了成績,領導自然而然就重視了。
“程老師,您現在屬於哪個部門?”
宋思銘隨後問程剛。
之前,他經常能在江北電視臺看到程剛,但是,最近幾年,好像已經看不到程剛的節目了。
“我……理論上是新聞部,實際上,就是一個打游擊的,哪裡有活兒去哪裡。”
程剛嘆了口氣,頗為無奈地說道。
宋思銘之前說的中華好詩詞節目,是他剛剛參加工作時主持的,那也是他事業的巔峰。
後來,電視臺換了領導,新領導覺得詩詞類節目,價效比太低,沒多少廣告收入,就把節目砍掉,從那開始,他就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流浪生活。
一開始,流浪的頻率還沒那麼高。
比如哪個節目的主持人外出學習或者生孩子,他就去代班,有時候一代能代幾個月,還算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