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三米長的大靠椅,小康娜一手一個,扛著上樓,來到二樓露臺,將它們放下。
特意從一張椅子背面去看另一張椅子,確認對齊後,小康娜才心滿意足地在一張靠椅上躺下,剛剛吃過藥丸的她現在開始犯困,要睡覺了。
普洱的家庭教育顯然是很成功的,哪怕小骨龍在外面,也是一絲不苟地遵循家裡的生活習慣。
卡倫左手拿著一個水杯,右手拿著一個裝著冰塊的保溫桶,腋下夾著一份《秩序週報》,來到了露臺。
在沙漠綠洲中,喝著冰水看著報紙,真的是一件愜意的事。
距離找到聯絡點,已經過去一些日子了,調查團情況報告、戰績報告、事務觀察報告等,卡倫都已呈交上去,那幾十顆人頭,現在應該已經被神教高層所傳閱,且今天剛拿到手的一份《秩序週報》的第二版大圖上,就是人頭壘起來的“京觀”照片。
由《秩序週報》主編親自執筆,一大片筆墨用來渲染描述卡倫這次的功績。
寫得很細膩,寫得很動情,寫得很熱血,寫得也很澎湃;
讓卡倫都不禁想認識一下報紙中所描述的這位“卡倫”。
只能說,主編不愧是主編,這筆力功夫,是真的讓人欽佩。
危急時刻,自己心中想的是秩序;艱難時刻,靠著對秩序的信念迸發出了更頑強的鬥志;主編大人用了大量的排比,去描繪“卡倫”當時的內心活動。
卡倫一邊看一邊忍不住發笑,只覺得好玩且陌生。
他現在暫時還不能回去,因為他現在的身份很尷尬,名義上,他還屬於調查團成員,雖然調查團現在幾乎覆滅了,但人可以倒,架子不能倒。
他甚至收到了來自教內的任命,成為了調查團的臨時副團長。
雖然是臨時的,還是副的,但這個職位對於現在的卡倫來說,也依舊屬於高攀中的高攀。
可誰叫調查團覆滅後,卡倫是第一個主動聯絡到神教的調查團成員呢,後續又收攏到一些零零散散逃脫出來的人員,但職位很多還沒卡倫高,就算高也高得有限。
反正是個空掛頭銜,還不如給個立功的先掛著,也算是有始有終,回去述職後還要走個過場,畢竟犧牲的團員還得考核撫卹待遇。
和蘭戈預想的一樣,自己這次透過“獵頭行動”,收穫了一筆巨大的政治資本,以前的自己只是在約克城大區這個舞臺,現在的自己,明顯站在了整個神教的聚光燈下。
秩序神教的教內宣傳方式也沒有意外,先公佈了調查團的損失,再著重宣揚卡倫的事蹟。
唯一沒能讓卡倫預料到的,大概就是神教對荒漠事件的態度,居然這麼清晰強硬。
頭版頭條,刊登的是大祭祀諾頓的講話。
首先是對荒漠調查團事件定了性,將其標註為:對秩序的直接挑釁與侵犯。
定性後就是措施,沒有官話套話,也沒有推遲到以後,更沒有虛空放警告,而是直接明瞭地說出了秩序神教將親自下場,盪滌一切秩序上的塵埃。
其中,最讓卡倫印象深刻的有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有人想要劃出一個地方,給我們持續放血,認為這就可以拖垮我們,但他們不知道,我秩序信徒連死亡都不害怕,還會害怕流血麼?
這句話中“連死亡都不害怕”並不是勇氣的形容詞,而是直指第一騎士團。
這是直接把秩序神教公認的大殺器拿出來,對己方秩序信徒進行鼓舞,對外界教會圈進行震懾。
告訴整個教會圈,在這起事件中,秩序神教的處理機制,上限可以高到動用秩序騎士團。
大殺器,其實就是這麼用的,它可以一直沉睡,卻絕對不能沒有,而且其價值不是在於真實使用,有事沒事“拉出來”曬曬太陽,就能發揮作用。
第二句話:荒漠神教在這起危機處置中,能力墮怠,信仰動搖,不值得信任與託付。
這句話看似是大祭祀對荒漠神教直接提出了批評,表達了不滿,實際上是在為接下來秩序神教的介入行動提供一個主從關係確認。
荒漠神教太廢物了,所以接下來秩序神教介入的目的,不是為了匡扶荒漠,而是秩序神教單方面的復仇懲戒。
秩序神教不會再花精力和成本,去一定要扶持一個荒漠的皮,也就是一個“偽政權”。
從實際操作上來看,繼續維繫荒漠神教的存在,可以明顯降低秩序神教的介入成本和維繫成本,以及獲得道義上的制高點。
但從長遠利益來看,繼續維繫荒漠神教的存在,只能讓它持續成為秩序神教的出血口,日後一旦秩序的力量撤出,可能荒漠神教又會瞬間倒下。
因此,這個被滲透得千瘡百孔的教會,已經沒有搶救的必要了。
再說了,秩序本來就打算掌握吞併它的,現在,乾脆拆散吃掉,不遮掩了。
並且,這也意味著秩序神教不會陷入傳統“治安戰”的泥潭,我們只是來殺人的,不是來治理地方的。
卡倫不禁感慨:“這是要把荒漠,當作開拓空間來對待了啊。”
各大神教都有自己新開闢的空間,絕大部分空間內都有“原住民”,非人類的存在,對他們,神教的處置手段基本都是先清理再建設。